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一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考试 >> 正文

 

“熟语专题复习”教案

“熟语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熟语的基本知识
2、掌握熟语的考查的类型
3、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熟语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对熟语知识把握与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熟语的定义:.
熟语。按照《辞海》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则说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一来二去、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由此可见,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
二、熟语的特点:
1、结构上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碰钉子”,不能说成是“碰螺丝”;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改动一些字,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顺序。如“开夜车”,可以说成“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三、熟语的分类:
1、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的。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二月二,龙抬头;湖广熟,天下足;瑞雪兆丰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八字命生成,由天不由人”;“女子无才便是德”。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
2、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分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
3、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比喻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组。结构简括,形象生动,含义准确,出现频率高,用处广。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磨洋工、耍花招”等。惯用语上熟语中比较特殊的成分,特点鲜明。首先,它在用法上是整体的,意义上是单一的,已从字面意义转化为较深刻的抽象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如“踢皮球”本指以脚踢球的运动方式,后喻指不负责任地互相推来推去。其次,它在形式上大都是“三字格”,结构上多为动宾结构,如“扣帽子、开倒车、开夜车”,或者偏正结构,如“替罪羊、拦路虎、糊涂虫、马后炮”。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惯用语与成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惯用语大多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抓辫子”——“抓你的辫子”,成语一般不可以拆开来使用。
试比较下面两组词语,体会惯用语生动通俗的口语表达效果:
成语:置若罔闻        阿谀奉承            李代桃僵
惯用语:耳边风          拍马屁              替罪羊、背黑锅
4、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
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事实胜于雄辩。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由此可见,熟语比成语更贴切生活,更贴切社会,更贴切实际;因而能进一步扩大中学生使用词语与进行语言实践的范围。《考试说明》的调整更符合生活实际,对中学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熟语测试题型趋向及典型例题
    熟语测试题的题目类型以及如何测试都是考生们所关心的,由于2004年已经是很多省市自主命题,熟语在个省中基本都有体现,但估计考查2005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成语,即使出现成语以外的熟语也应该是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但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注意积累。
但是熟语怎么考?自从“熟语”被确定作为高考考查对象的那一天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揣测着。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和各种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对“熟语”可能的考查形式有如下几种: 
1、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傅粉  果脯  鹄立  手无缚鸡之力
B、谒见  歇凉  喝彩  远水不解近渴 
C、花蕾  对垒  打擂  胜不骄败不馁 
D、栈道  辗转  纤绳  吃一堑长一智
这里的“吃一堑长一智”、“远水不解近渴”、“胜不骄败不馁”、“手无缚鸡之力”都是很常见的熟语,解答这一类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答案是B。 
2、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  
 (1)、(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B  有志者事竟成  毛骨悚然  天遂人愿
(2)、(2004年 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 .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
  c .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 .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3、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1)、(2004年高考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解析:B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勉为其难,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C山不转水转,事物总是运动的,办法总汇有的;D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达到某中目的。
答案:B
(2)、(2004年高考 辽宁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解析:答案D(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春意阑珊:阑珊,有“将尽,衰落”之意,和整个语境不符。七手八脚:“七……八……”,嵌用名词或动词,表示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头脚峥嵘: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常,不平凡。)
(3)、(2004年高考 福建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解析: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种纸张。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学生不正确。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这里写文字不恰当。
答案:B
    这一类题型应该是高考熟语考查的最主要的形式,考生应在这一题型上下功夫。 
4、名句填空。(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2)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的熟语有         。(答案:风马牛不相及) 
(3)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有         。(答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         。(答案: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注: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 
5、成语替换。 
例如:把下列句子中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②“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③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参考答案:①吹毛求疵 ②沆瀣一气 ③直言不讳 ④贪得无厌) 
6、综合运用。(以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这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
例如: 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 
参考答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根据2004年各省高考试题,熟语的考查大多是采取第2、3种题形,大家一定多加强训练。
五、课堂练习:
 1.(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班配    藏污纳垢    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怄气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A班配——般配,B不落巢臼——不落窠臼,C挺而走险——铤而走险。
答案:D
2.(2004年南通中学高三语文期终试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梓   黯然神伤    闲情逸志    死马当活马医
B.厄运   事过境迁    含辛茹苦    识时务者为俊杰
C.介蒂   一筹莫展    理屈词穷    老将出马一个顶 
D.销魂   估名钓誉    出类拔萃    小不忍则乱大谋
解析:B[A 闲情逸致C芥蒂D沽名钓誉]
3、(2004年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试题)找出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暧昧      鄙视        不寒而粟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抉择      牟利        绵里藏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编缉      辐射        妇儒皆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荞麦      严竣        众口铄金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解析:答案B(A、粟—栗,溪—蹊;C、缉—辑,儒—孺;D、竣—峻,驰—弛)
4.(2004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二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造  矫键  四不像  解铃还须系铃人
 B.渲泄  内敛  炒鱿鱼  曾经苍海难为水
 C.贸然  气慨  流水帐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脉搏  笼络  跆拳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解析:答案D  A项:“谛”应为“缔”、“键”应为“健”。B项:“渲”应为“宣”、“苍”应为“沧”。C项:“慨”应为“概”、“帐”应为“账”、“淹”应为“掩”或“堰”。
5、(盐城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秘  恪尽职守  相濡以沫  口惠而实不至
 B.佳奖  弱不禁风  物换星移  挟天子以令诸侯
 C.抉择  带罪立功  开诚布公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迁就  前倨后恭  凤毛麟角  识事务者为俊杰
解析:答案A  B项:佳一嘉  C项:带一戴  D项:事一时
6.(2OO4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景仰  利欲熏心  汪洋咨肆  一言以蔽之
B.蜂拥  贸然行事  戛然而止  万变不离其宗
C.松弛  骨鲠在喉  察言观色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D.木讷  渡日如年  即景生情  王顾左右而言他
解析:答案B[A汪洋咨肆(汪洋恣肆)  C防民之口胜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渡日如
年(度日如年)  ]
7.(开封市200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
B.剽窃 未雨绸缪 故技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贸然 向隅而泣 炙手可热 在地愿为连理枝
D.联袂 毋用置疑 摩肩接踵 达则兼济天下
解析:答案C(A慧—惠 B 技—伎 D用—庸)
8.(湖北省黄冈中学2004年五月份模拟考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慨    防微杜渐    处心积虑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想像    窥豹一斑    莫名其妙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C.泄漏    墨守成规    食不裹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翰墨    不厌其烦    运筹帷幄    风声鹤泪木皆兵
解析:答案B(A“慨”—概,C“裹”—果,D“泪”—唳)
9.(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D.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解析:答案C. A项:消—销;B项:渲—宣;D项:烁—铄。
10.(2004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扫瞄 怀瑾握瑜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    
D.引申 要言不烦 无以名状  不以一眚掩大德
解析:答案D(A项“言必行”的“行”应为“信”,B项“一如既往”的“继”应为“既”,C项“扫瞄”的“瞄”应为“描”)
11、(2004年高考 广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12.(2004年高考 重庆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13、(盐城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解析:答案D  A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B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C项:“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14、(江苏省淮安市03—0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查测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3日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后火箭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起而攻之,最终以96:93战胜了火箭队。
B.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联合国负责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进展缓慢。
C.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孤行,多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方面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血事件。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些存照,留作纪念。
解析:答案C(A一起指责攻击;B贬义词;D望文生义)
15.(2004年江西省七校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还想争赢他,他可是我们研究所里的“利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B、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D、听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好消息,老李竟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解析:答案C(A胳膊拧不过大腿: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用于势力、力量的对比上。此处宜改为“你与他比,是小巫见大巫。”  B犯而不校: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C师出有名:出兵有正当的理由,后喻行事有理。  D得意忘言: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16、(河南省0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
    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 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解析:答案 B(A 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项: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17、(厦门市2004届高三年质量检查)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
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解析:答案B(A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B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C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就把一添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因用以指二人平分,各得一半。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18、(宜昌市200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解析:答案 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 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 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解析:答案D(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2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解析:答案A(B“从长计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望文生义。C“换汤不换药”是改变了形式,没有改变内容,前后得有对照才行;D属望文生义。“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
2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解析:答案B(A 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项: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22.(湖北省黄冈中学2004年五月份模拟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
 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B.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用人单位“底气十足”,节日加班不加薪,职工则“识
 时务”,保饭碗。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
 演愈烈,尾大不掉。
C.两年玩法国,一年游欧洲,15万元法国打水漂,“留学浪子”自曝经历警示后来人。
D.昨天,学校请来北京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热烈的欢迎,真是远来的和尚会
 念经呀!
解析:答案C(A项“瓜田李下”来自乐府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说人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要各避嫌疑,不能指闲适场所;B项“尾大不掉”指部下太强,无法指挥调度,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本句加不加薪的现象愈演愈烈,与“尾大不掉”不相干;D项“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有讽刺意味,用在这里不妥;C项“打水漂”是惯用语,指把钱财随便花了,没起到作用,使用正确)
23、(孝感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把下列句子中线的熟语替换成后面括号中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学成一门技艺,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一暴十寒)
    B.张排长向二班长小李使了一个眼色,小李心有灵犀一点通,立即带着一班人朝屋后
 包抄过去。(心领神会)
    C.职业学校把回收来的一批废旧家电让学生死马当作活马医,从中学习和掌握家电修
 理技术。(起死回生)
    D.我俩相识十几年了,彼此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直言不讳)
答案C(此题仍是一种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成语恰当与否的形式。A项中的“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情没有恒心,时常中断,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意义相当,这两个词语作替换后并不改变原句意思;B项中的“心领神会”即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会理解了对方的意图,“心有灵犀一点通”原比喻恋爱中的男女心动相印,现泛用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这两个词语意义相当,作替换后并不改变原句意思;D项中的“直言不讳”即有话直说,毫不隐讳,与“打开天窗说亮话”意义相当,这两个词语作替换后并不改变原句意思。只有C项中的两个词语的意义不相当:“死马当作活马医”是比喻在看来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作最后的努力,用在此句中,意思是通过尽力修理这批废旧家电,不管结果是否能修好,目的是要让学生  “从中学习和掌握家电修理技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起死回生”是形容医术高明,它只会有一个结果,即把将死的人给救活了,若在句中换用“起死回生”一词,一是比喻对象不恰当,二是目的完全变了,即要让学生一定把这批废旧家电修理好,事实上旧家电也许能修好,但废家电能否一定修好贝u未可知。所以若将这两个词语作了替换,原句的意思就发生了改变。)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考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熟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