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
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的。这次修订,旨在更加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加有利于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关于教材结构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看图读拼音识字”“课文”“复习”“口语交际”六方面内容。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五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喜欢上学、喜欢学校,并练习简单的会话,学习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接着是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拼音方法。汉语拼音之后是看图读拼音识字,共5课,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识一些简单的独体字。接着是一篇篇课文,全册共18篇,分为四组,每课有3-4个练习题。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除了进行拼音、字、词、句的练习外,还有按汉字特点有计划编排的写字练习。每个复习的后面专设一次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听说习惯以及初步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共五幅图。第一幅画的是家长送孩子上学,学生第一次见到老师,师生相互问好,以此进行礼貌教育。第二幅图画的是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第三、四幅图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而编排的。第五幅图画的是宽阔、美丽的校园,孩子们有的在熟悉环境,有的在快乐地玩耍。教学时,应以图上的内容为凭借,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入学的常规教育,并进行初步的口语训练。
三、关于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部分根据修订后大纲的精神,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具体要求是: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学会声母、韵母、声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准确地读出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逐步达到熟练拼读,以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拼音部分共14课。声母中呼读音的形式取消了,直呼音节的内容删掉了;增加了儿歌,增设了复习,以增加趣味性,减轻负担。
为什么要删去呼读音的形式呢?这是克服繁琐、避免教师教学发音知识的一项措施。原教材声母部分安排了呼读音的形式。如,b的下面有bo,d的下面有de。以往,有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编排,于是把呼读音当作音节去拼;有的老师知道是呼读音形式,于是在发音方法上花了很多时间。取消呼读音形式以后,只要求声母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取消直呼音节的内容呢?修订后的大纲,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不再提帮助阅读。功能的调整,决定汉语拼音适当降低要求,可以不再用直呼音节的方法教拼音。因此,这次修订,汉语拼音部分没有安排直呼音节的内容。
汉语拼音部分每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还配了精美的插图。儿歌中标红的字母(黑白版做了加大、加粗的处理)是本课新学的声母或韵母。这样编排,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阅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拼音部分的儿歌,前边几课,可由老师带领学生读几遍,不作任何讲解;后边几课,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试着读一读,也可以继续由老师带着读。
汉语拼音是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字母和音节,利用形象直观的插图,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以及老师们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好汉语拼音,为今后识字、学习普通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学会140个字,会认140个字,分布在5课“看图读拼音识字”和18篇课文之中。要求学会和要求会认的字,列在每课课文之后。方格里是要求学会的字,横线中是要求会认的字(在“看图读拼音识字”中没有安排要求会认的字)。在5课“看图读拼音识字”中安排了13种常用笔画,从课文部分开始出现常用偏旁(又称部件),共26个。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大纲对识字提出“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要求学会的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这一册教材要求学会的140个字,一半以上是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独体字。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字的笔画、笔顺,认识常用偏旁,教给学生利用这些汉字知识识字,逐步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不同的字,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克服识字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要求会认的140个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教学中如何操作呢?(1)可以结合课文的原词读一遍;(2)可以列举含有这个字的常用词语,帮助认识这个字;(3)可以用卡片或做游戏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读这些字。在本册中要求会认的140个字,在以后各册中大部分会转化为要求学会的字,同时会提出新的要求会认的字。要求会认的字,只在课文中注音,在同一册中,再复现,也不注音,目的是促使学生离开拼音会认这些字。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第一册的写字练习有两条途径,一是写好每课要求学会的字,一是写好复习中的字。课后的写字练习,都要求先按笔顺描红,再临写两个。从第五个复习起,按写字的笔顺规则,分别要求学生练习写先撇后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不同类型的字。复习中的写字练习,都是在田字格中先描后写。教学中要认真指导,严格要求,不仅要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还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18篇课文。体裁有儿歌、谜语、童话、故事、散文等。内容丰富多彩,有热爱祖国的,有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有认识自然的,等等。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学词、学句,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积累语言,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培养爱美的情趣。
本册的课文都比较短浅,容易理解。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为重点,对于难理解的词句、好的词句要多读,还要指导学生初步理解;对于优美的句段,要鼓励学生背下来。凡是要求背诵的段、篇,一定要落实到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熟读成诵。
六、关于课后练习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作了较大的改进。每课3-4题,大部分是读、背、写字方面的练习,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另外,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配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连一连、画一画、找一找、唱一唱、演一演的题目。如学了《小竹排在画中游》,让学生把课文中“鸟儿唱、鱼儿游”的句子画成图画;学了《小小的船》,让学生唱这首歌;学了《老公公》,让学生结合新年活动,表演老公公贺新年;学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小画家”和他们画的“画”连一连,同时画了真的“枫叶、竹叶、月牙、梅花”,以便准确地认识事物,同时借助图画巩固学过的字。
本册全文注汉语拼音。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下去,方言地区的学生可以借助拼音,纠正字音,学习普通话。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借助拼音读课文的过程中,增识一些汉字。
这册教材配有自读课本。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以后,教学时间会比较宽裕,建议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本,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七、关于复习
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复习。拼音部分4个,看图读拼音识字部分1个,课文部分4个。拼音部分的复习题,形式多样,有组一组、拼一拼、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描一描等。如,复习三第一题是用单韵母组成复韵母,第二题是给孔雀羽毛涂颜色,区分一般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第三题是把学过的复韵母连成一辆漂亮的小汽车。
看图读拼音识字和课文部分的复习题,包括巩固汉语拼音,以各种形式复习字、词、句,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如,复习五第二题是复习学过的字,提出9个生字,要求按叶子上标明的笔画数,在苹果上写字。这种形式比让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再如,复习七第一题是练习拼音和汉字对应,以巩固拼音和汉字。书上画了茶壶和茶杯,要求把茶壶上的音节和茶杯上的汉字连起来,形式生动活泼。
复习中安排了几首浅显的古诗,目的是巩固拼音,积累语言,激发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背下来。课文部分的每个复习,都有一题复习要求会认的字,可让学生独立认识。复习是巩固汉语拼音以及字、词、句的重要手段,应重视复习部分的教学。
八、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本册教材的口语交际自成体系,在每个复习之后设专项进行训练。拼音部分安排4次:说自己的家庭成员,说做手工的过程,说怎样爱护小动物,说做游戏的过程。课文部分安排5次:背儿歌再评一评,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际,画完图画以后说说画的内容,结合生活说说怎样过新年,以及看图说故事。
每次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还设计了提示或问题。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提示或问题则明确提出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口语交际的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再指名说,还要适当引导全班同学评一评、议一议。适合交际的训练内容,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
除了要在系统安排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认真练习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