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两首
|
,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 写景抒情显得黯淡凄清)
多情自古 伤 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怎能(叫人)忍受,竟值这冷落的清秋节 伤:动词,忧愁、忧思,这里作意动,以……为伤。更: 复,又。那:何、怎。 堪: 承当、忍受。清秋: 凄凉清苦的秋天。 分析: 起笔紧承上阙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自古如此。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甚于常情。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作为具有普遍意义提了出来,丰富了主题,同时也呼应上文,点明“冷落清秋”,再次以情景交融来渲染,情意更浓。作者驰骋想象,并运用以情带景的写法,唱出了传诵一时的名句。 今宵酒醒 何处? 杨柳岸 晓风 残月。 夜 时(身在)哪里,(也许在) 边(面对那)晨风和 晓: 早晨。残月与满月相对,指阴历初的新月。 分析: 从呼应上阙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浇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想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杨柳”就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代行人的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在这个时刻,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作品铺写到这里,似乎已经词绝意尽,然而作者却宕开一笔,思绪又转入新的境地。 此去 经年(11), 应是 良辰好景 虚设。 这一去,一年又一年 (即使是) 美 (也该是)形同 应: 该。良辰: 美好的时辰。此句意为: 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便纵 有千种风情(12),更 与何 人说! 就算是 多少 又(能)跟什么人诉说 千种: 极言其多。风情: 深情密意,旧指男女之间的情恋。 分析: 作者进一步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深沉地感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此离别,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然后以“此去经年”的孤寂冷寞来收束整首词,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下阙: 写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二、结构严密,重点分明: 上阙重点在记别,下阙重点在怀人,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对照中逐步深入。下阙想象部分与上阙的写实部分有一定内在联系。由“寒蝉凄切”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
三、关于本文的表现手法: 作者在本词中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篇层层铺叙,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细致。 柳永在这首词里放笔直书,让双方的内心感情都尽情表露,不同于含蓄取胜的手法。这是适合多数市民欣赏趣味的,他们一听就“入耳酸心”,以获得感情上的充分满足。 昔人所谓“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吹剑录》),说明本词所含的乐曲适宜于少女的歌喉,美妙婉转而且凄楚,动人心弦,这是与内容的缠绵多感起着配合作用的。 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从而使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
第 二 课 时
扬 州 慢 姜 夔
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说课稿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宋词两首,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项链》教案 |
下一篇文章: 反对党八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