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对称物体,知道怎么样才是对称,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生活中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图形,理解对称现象。 教学准备: 多种对称的图案、剪刀、白纸若干张。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课前,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快,最准确。游戏是这样的,我说出一个词,然后由学生说出跟它相反的词。(如:正-反 上 –下 前 –后 左-右 前面-后面 上面-下面 左边-右边等)。 二、新课教学。 教学对称的知识 (一)教学对称图形 1、咱们的游戏还没做完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我只画了一半,你能猜出我画的是什么吗?(出示一半蝴蝶、蜻蜓、汽车、小猫、向日葵、沙发等物体的图片学生猜)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回答) 3、咱们把它拼完整好吗?看哪个小组拼得又快又好。(事先把图片放在小袋中发给学生) 4、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指导:让学生在小组中先说一说是怎么找的,为什么不用其他几个类似的图片。 5、你能上台展示一下你们组的作品吗?给大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拼的。(学生上台演示,讲述) 同学们猜得都对,拼得真好,你们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自由观察。然后提问个别学生。) 学生1:我发现蝴蝶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学生2:我发现蜻蜓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 6、(再次显示有对称的图形)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在咱们生活中对称图形处处都有,想一想,你能找到哪些,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给全班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对称图形,好吗?你是怎么想到的?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交流,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对称轴 1、刚才大家都说到一些有对称的物体都是从中间分开,而且两边完全一样,那么咱们就假设中间有一条线,把物体分成了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用一张纸条贴到物体上表示对称轴)数学家给这条线起了个名字,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2、老师也找到很多具有对称的物体,你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课件出示24个物体,学生上台指对称轴) (利用幻灯片出示物体形象生动并使课堂环节紧凑,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剪一剪。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对称图形,那么制作对称图形一点也不难,请同学们打开书68页,我们一起来看看衣服是怎么样剪出来的,同学们同桌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讨论好了,请同学们动手剪剪,看看对称的图形是怎么样剪出来的。(学生小组动手剪,并在小组内交流剪法。然后让个别剪得好的学生进行汇报自己的剪法。) 学生:我是先把纸对折,然后在对折的的纸上画出要剪的图形,最后照着画的线剪,剪好后把对折的纸找开来就形成了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也按照这个方法去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好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 师:刚才,同学们剪出的图形都是对称的,而中间对折的那条线就叫对称轴,请同学们用尺子画出刚才所剪图形的对称轴。对剪得好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 (四)找一找。 同学们,其实对称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睁大眼睛找找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让学生自由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生1:我们穿的衣服是对称的。 生2:黑板是对称的。 生3:窗户是对称的。……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我想大家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创造。 三、巩固练习 这节课咱们学习的就是对称和对称轴的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两组题目好吗? 1、(事先用袋装好发给学生)第一组:挑出对称图形,你能找到几条对称轴?指给大家看看。 2、第二组:下面的这些三角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是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呢?(每一组都让学生上台展示) (利用投影进行交流订正,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方便学生的交流) 四、小结:这节课,大家收获真不少。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动动脑筋,在圆形里你能找到几条对称轴呢? 教学反思: 1、课堂中设计了游戏和猜一猜的活动,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极了。通过学生稚嫩的语言,反映出学生对这些图形有感性的认识。说的多好啊!遗憾的是,我只考虑时间不够用,而没能多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其实,我又犯了以教案为本的老毛病,看来思想深处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 2、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课标”的重要理念。把教材提供的素材加以利用并扩展,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环节设计能较好地体现“课标”的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学生举手非常踊跃,但给学生说的机会相对少些,如果当时让学生再同桌或前后桌说说,或者效果会更好。个别回答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