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学策略
过去的教学一直沿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怎样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首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目”时,先将画着眼睛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目”字让孩子们观察,问:这幅图与“目”字有何相似之处?马上有孩子说:“把图横着看就是‘目’字。”就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目”字的字形。再比如“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所以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