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教后记: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重难点: 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 上一页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