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应该说,在南宁市教科所最近举行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语文课程改革课例研讨会上,韦瑞玲老师执教的《行道树》这节课基本上体现了这个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其中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让学生从过去的以“接受性”学习方式为主,转变为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 问题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操作? 韦老师执教《行道树》,提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 以“阅读”引发“思考”,以“思考”激发“探究”,以“探究”带动“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韦老师在自然地引入课题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让学生思考:“这是一列……的树”。然后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既是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尊重,也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课堂实录表明以“阅读”引导“思考”很有成效,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能力确实是不可低估的。韦老师并没有满足于以“阅读”引发“思考”带来的初步成果,而是“乘胜前进”,抓住学生谈整体感受时的关键问题(这也是课文的“文眼”):“这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让学生默读品味:行道树忧愁何在,快乐何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诉说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韦老师还通过学生个别选读自己喜爱的段落,让同学评点;教师朗读,让学生评点的形式,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和情感的体验理解,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上述要求得到了比较完满的实现。 而在以“阅读”引发“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思考和讨论“行道树忧愁何在,快乐何在”的问题时,教师抓住了学生提出的一些重点文句和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关于“悲凉的点缀”;关于“堕落”;关于“唯一的装饰”……等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群策群力,较好地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这节课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整个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例如,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朗读“评头品足”,可以自由地提出不同意见。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可以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而带动教学方式转变的一次成功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