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白杨》一课的教学设计上就致力于体现这一理念。 一、多元解读 感知白杨的形象美
首先,让学生以多种朗读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原有的白杨形象,以独有的朗读体现自己独特的感受:认为白杨美丽的,可用缓慢的语速、较高的语调朗读;认为白杨挺拔的,可用较快的语速、较高的语调朗读;认为白杨坚强的,可用较重的语气、较高的语调朗读……同是觉得白杨坚强的,也可用不同的朗读展示:如快而响亮,慢而坚定,较快而清脆等,再加上神态、动作的不同,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的积淀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感受,由于情绪、习惯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也会不同。基于此,给学生一种事物,让他们自由去朗读,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个性。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填空: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______的白杨。 这是一道凝聚了全文内容的填空题。这样的“大步走”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这既是对初读感知的检查,也是自读感悟的开始,而且极具开放性——学生可以引用文中的原话,也可填入自己的语言;可将从文中摄取的信息灵活重组,也可融入自己从课外汲取的“营养”。如此多角度解读文本,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悟到的白杨形象也就有了立体感。
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白杨树,并组织评议和修改。在尊重学生发现的同时,对学生零碎的认识进行总结和提炼,帮助他们生成和生长知识。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不仅有所感悟和理解,而且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了白杨的美。
二、体验探究,领悟白杨和建设者的精神美
至此,白杨的形象已在学生的心中根植。为加深体验,引发探究兴趣,紧接着出示课件——荒凉单调的大戈壁上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这样苍茫浑黄的背景衬托出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神韵,通过对比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迅速唤起了学生的内在审美需求和对白杨的崇敬之情。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拉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自然而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为什么白杨却长得这么直,这么高大呢?
这是需探究学习的目标,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也正是学生内心此刻强烈的需求。就在学生处于这种“愤、悱”状态时,给学生一个填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多么________的白杨啊!
此时的学生,认真阅读,大胆揣摩,积极思考和探究,在自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感悟,重组新知识,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成具有自身个性品质特征的知识,深刻领悟白杨的品格:白杨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树干。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在组织交流时,始终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利用音调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复活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抒发自己心中的激情,绽放个性,喷涌绚丽色彩。
此刻,白杨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但是,文章最具审美价值的是具有“白杨精神”的人:那些正直高尚,服从祖国需要,不怕困难的边疆建设者。 如何使学生的理解从“白杨的形象美”深入到“边疆建设者的人格美”呢?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空白处展开联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让学生理解“爸爸的表白”。
有了上述铺垫,再让他们回味爸爸话中的深意,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以物喻人”这个认知中轴上,层次分明地引导他们切近主题,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最后,让学生把爸爸的深情用朗读表现出来,既让情感得以升华,又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最后一句的含义: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成了具有“白杨精神”的人。边疆建设后继有人,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啊!再让学生欣慰地笑着读一读白杨的品格。这样,学生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情深意长,时而欣喜宽慰,情感起伏跌宕,一波三折。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三者的结合又是水乳交融的,这将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三、拓展延伸,展示生命活力
当学生回旋于情感浪尖,心潮澎湃的时候,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此刻,适时地开启他们心灵的闸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就显得必要而恰如其分。因此,写一写“我心中的白杨”,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可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学生纷纷说出的感受异彩纷呈,揉和着自己的个性特点。这时的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闪烁着创造的灵性,跳跃着鲜活的生命 ……
让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让其在课堂上绽放个性,展示活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