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夏”到“东周”的奴隶制王朝,灭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其中西周的灭亡原因是
A.另一部落起兵攻灭
B.被属国首领发动战争推翻
C.被少数民族攻破京城灭亡
D.通过诸侯国的兼并战争而结束
2.汉武帝时国家仓满库盈,说明了
A.政府收税重,聚敛的财富增多
B.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增加
C.地主剥削轻,公共财富充余
D.休养生息政策产生了显著效果
3.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A.战国时期秦的统治之下
B.西汉武帝设立郡县以后
C.蜀汉建立以后
D.南朝时
4.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南北方经济发展开始趋于平衡
B.大量引种外来农作物
C.新兴封建城市快速发展
D.经济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
5.成吉思汗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贡献是
A.通过兼并战争开拓了中国疆域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
C.征服中国广大地区,完成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蒙汉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6.商跌“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黄宗羡的“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其共同点是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7.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三项条款都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B.《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和《中法新约》
8.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贸易并没有增加多少,根本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人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D.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
9.下面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C.都属于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民运动
D.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10.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的根本不同在于
A.开放的通商口岸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B.赔款的数额大大增加
C.列强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更大
D.列强获取了资本输出的特权
11.20世纪的前20年,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同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矛盾上,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C.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D.帝国主义放弃了对中国的干涉而保持中立
12.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
A.抗战决心的大小 B.对日侵略的态度
C.战略战术的差异 D.领导阶级的属性
13.中共为巩固统一战线实行的政策有①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 ②“减租减息”“交租交息” 的土地政策 ③经济建设的大生产运动 ④财政建设中的“精兵简政” ⑤思想建设中的整风运动
A.①② B.②⑤ C.①② D.②④
14.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在于
A.为三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C.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D.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5.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产生的影响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起步
C,确立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D.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16.“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B.三大改造完成的推动
C.借鉴了苏联经验
D.党的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17.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兰新、包兰铁路的正式通车
B.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建成
C.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18.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情况下
B.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以后
C.解放初的三大运动巩固了人民政权以后
D.“文化大革命”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新时期中共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与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不同的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0.以下内容属于中共“十三大”的是①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④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以下各项对西班牙、葡萄牙最早探寻新航路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国都掌握了丰富的航海技术和经验
B.两国都是中央集权国家,有力量支持大规模航海
C.两国的地理位置都有利于向海外发展
D.两国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22.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
A.号召消灭封建专制王权
B.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C.主张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的新社会制度
23.关于英国1688年政变和法国“热月政变”的相似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的标志
C.复辟势力都在政变中获胜取得政权
D.都是在失去人民支持的情况下发生的
24.美国的《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由于
A.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C.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D.其内容与“天赋人权”基本一致
25.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从根本上看取决于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
B.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属性
D.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26.一战前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其实质说明
A.两大军事集团利益的不同
B.英德矛盾是当时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相互勾结
D.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27.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最重要的条件是
A.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B.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C.沙皇君主专制的落后 D.一战对沙俄的削弱
28.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战场是
A.太平洋战场 B.北非战场
C.苏德战场 D.中国战场
2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匈牙利事件②苏共二十大③不结盟运动形成④“布拉格之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30.右图是南部非洲独立国家形势图,其中独立时间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0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计34分。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困穷……此其何故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
材料二: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为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今之失,患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请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指尧舜和夏禹商汤、周文王)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故臣曰,当法其意而已。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
材料三:夏遵禹训,商奉汤典,周守文武之法,汉循高祖之律,唐行太宗之制,子孙享有天禄,威数百年。国家受天明命,太祖、太宗拨乱反正,混一区夏,规模宏远,子孙承之,百有余年,四海治安,风尘无警,自生民以来,罕有其比,其法可谓善矣。先帝以睿智之性,切于求治,而王安石不过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六
要求:阅读分析以上材料,从对待先王之法的态度和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人手说明王安石要求变法司马光反对变法的理由,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最多不超过220字)。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排日,乃是认为日本帮助张作霖引起的。本人对于日本的态度虽十分了解,但是嫌弃军阀的中国国民却认为日本是军阀的靠山。所以日本有必要帮助我们同志早日完成革命,消除国民党的误解。如果真能够如此,满蒙问题也便容易解决,排日行动当可绝迹。……自己身为革命党,说这种话将要被人看作卖国贼,……不过阁下是自己信赖的前辈,所以才向阁下披沥衷情。
──引自《日本首相田中又一与蒋介石会谈记录》(1927年11月15日)
材料二:1931年8月,蒋介石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当奴隶,亦不可得。”
──引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1933年4月 7日蒋介石对剿共高级将领训词)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的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上说,却没有多大关系,无论是政治方面、军事方面,在东三省与热河,过去都没有在革命势力之下统治,革命的主义不能在东北宣传,照这样说,这回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我们是不能负责任的。
──引自《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四:“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遭日本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只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引自《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的声明》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蒋介石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②据材料二、三,蒋介石的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政策?
③据材料四,说明蒋介石对日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④如何评价蒋介石对日态度的变化?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恰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亚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我国国民之方略……。
引自《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二:1867年11月 27日,恭亲王奕訢的一道奏折称,通商各国将届任约之期,所有一切事务必须筹备,……遣使一节,本系必举行之事,……惟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地人无不洞悉,外国之真伪,中国一概茫然,各处工商……蒲安臣……权主使臣。
──引自《走向世界》
材料三: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在宇内建立独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引自《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四:一中国使员记载:彼之实学,皆杂技之小者,其用可制一器,而量有所限制者也。……圣人之教仁义而已,而其大用则维持大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五伦……非然者,一意讲求杂技,使趋利之舟车,杀人之武器,争多费巧,以为富强遽为有用之实学哉……外洋以富为富,中国以不贪为富,外洋以强为强,中国以不好胜为强矣。
──引自《走向世界》
要求:阅读材料,说明在中国的洋务运动、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双方在遣使出洋的目的、对待西学的态度上的不同。并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两国几乎同时期所进行的改革结果不同的认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5分,第35题13分,第36题13分,共计41分。
34.唐朝是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唐政府采取多种民族政策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回忆唐朝历史加以归纳,并各举例说明。
35.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美国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并分析其原因。 36.结合史实分析日本在一战中对德宣战,在二战中又与德国结盟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