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题的总体评价:
1)本试卷按照《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着重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改新理念,突出“两个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2)结合我区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难易适中(易、中、难三个层次的比例为8:1:1),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3)试卷量适中,学生思考时间充分;4)试题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兼顾难点;5)注意体现课改特点,设计了探究学习的试题,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关注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体现地理学科和语文、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7)鲜明的地理特色充分考查了学生利用图像和文字、数据等资料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进行知识重组、迁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和图像性的基本特点;8)考虑到很大一部分学生常常因审题不认真而丢了不该丢的分,所以特意在问题的关键字眼上加上明显的记号( ),如:“正确”、“不正确”、“最大”、“由小到大”、“由里到外”、“画出”等,体现了人文关怀。 2、存在问题:
1)总体来看,高分与低分学生都较多,分化相当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2)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好。反映在卷面上就是一些教师平时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都没有掌握好。如内外力作用、台风等。
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欠科学性和准确性。
3)审题不细不严,材料的阅读及信息的挖掘能力还比较欠缺。以选择题19—21这组为例,很多考生不能静下心来逐字逐句阅读材料,特别是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很差,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会灵活运用。
4)地图的记图、析图、绘图、用图能力还较薄弱,本试卷考查地图方面的题目多(约占70%),也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导致综合题的得分率较低。
5)由于几道题目的难度稍大了一些,综合程度稍强了一些,而且向高考靠近了一些,因此不少中下程度的学生、甚至一些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不能很好达到考试的目标,以至在完成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出现若干不该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例如综合题中的第42题和有关等值线问题的第45和47题。
6)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发散、迁移思维能力还比较弱。
3、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重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从卷面上反映的内容来看,全区有一些学生的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不是学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几乎没有学。
2)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不能光看书,不看地图。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读图和分析图的好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图表以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此次考试题一共出现了近15副图表,不少学生出现的问题基本都和图表的阅读、分析不到位、不全面和阅读、分析错误有关。如上面提到的第19、41、45题答题中所出现的问题就与此有关。图表、材料的阅读、分析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大特色,所以要给予十二万分的重视。
3)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答题中能正确的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意答题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一定要特别关注综合性题目的复习和练习,这也是高考出题的方向和重点,高考更关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水平。
5)教师要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并批改,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加强练习,并及时反馈,督促学生更正错误。
6)落实课改理念。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开展形式
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关注、关爱差生,避免两极分化。
7)注意总结考试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过失性失分。
8)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