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部分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毛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
的···································· · () A 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
2 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 )A.地理环境 B.自然带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3 既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
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是···············( )A.能量 B.物质 C.生物 D.气候
4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输送能量来改变大气运动,这种
能量主要是
()A.动能 B.势能 C.热能 D.化学能
5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早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
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澎下列说法正确的
6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大气圈与水圈不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B.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升高;气压降低时,海面相应降
C.水体运动不会改变大气的运动
D.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往往高出四周几十厘
米甚至几米
7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影响整
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8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
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繁茂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
二、综合题
9 结合下列资料及“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r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人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
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A.加剧长江洪涝灾难 B.生物物种增加
.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10我国西部的“楼兰国”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裹,
生态优越,人丁兴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等)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荒漠。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我们应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第二部分 提高题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据此完成11.12题。
ll.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
A 长江洪涝灾难 B 生物物种增加
C 加剧土壤盐缄化 D 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1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 . A.扩大水田面积 B.退耕还湖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禁止在长江采沙
13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③陆地环境各要素可以孤立存在和发展④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会影响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一()
A.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但使气候趋于正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答案
1 B 2C 3A 4C 5D 6D 7A 8C
9(1)从上到下,从左至右: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乱砍乱划 樵过度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退化。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
10 答案: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环境效益,人类应该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具有整体性。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中,放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加以考察。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以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违反自然环境整体性规律。
11 AD 12 BC 13 A 1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