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目标之二———员工财富最大化
如前所述,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是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资本,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下,股东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是一致的。而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讲究以人为本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是创新,企业必须依靠员工富有创新性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的劳动已不再是工业经济社会中的那样以简单可重复的劳动为主,而是以不断超越自我的不可重复劳动为主,是企业未来超额经济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企业的员工是企业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企业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内涵中理所当然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排斥在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从分配关系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应改变旧的分配模式,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即知识资本的所有者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参与者。劳动者所发挥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和知识资本的所有者理应成为企业利润的共同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这一点已为世人所认识。在过去传统的分配模式下,劳动者仅通过领取工资获取劳动力耗费的补偿,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并不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这势必影响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无法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反过来使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蒙受损失,若是企业因此而破产,更是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现象。因此,改变旧的分配模式,使企业的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和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共同成为企业税后利润的受益者,公平地分享企业税后利润乃是大势所趋。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失,都不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实现,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内涵中,除了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外,还应包括员工财富的最大化。
(3)目标之三———其它各相关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之三———其它各相关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是企业生产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这一目标是以成本-效益为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声誉,或是为了获得营业许可证等,最终为了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如,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在客观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在主观上只是为了换取消费者口袋中的钞票;企业举债经营,在客观上为债权人带来了投资收入,在主观上只是为了赚取资产投资回报率与债务利息率之间的差额;企业承担环保责任,是法律、行政法规所要求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许可证;企业支持社区的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以及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是在企业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在客观上为社区的居民做好事,在主观上是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起到广告宣传的效应,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与战略伙伴友好合作有利于企业的稳定的发展,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有利于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凡此说明,满足其它各相关集团的利益需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满足其他相关集团的利益需要,与满足企业、员工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是一致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满足前者各相关集团的利益需要是有限度的,是以成本-效益为指导原则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意义上的回报;满足后者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是无止境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是由股东投入物质资本、员工投入知识资本而获得生存发展的,企业若不能满足股东、员工的利益要求,是迟早要被终止的。同时,满足其它相关集团的利益需要是从属于企业、员工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理应作为理财目标的内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