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独秀 >> 正文

 

陈独秀传——从秀才到总书记

然的疏忽,而是由于陈独秀这时还不认识国家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他的政
治思想的领域及其发展的高度均不及康梁,但主张依靠皇帝自上而下地实行改革,以达到富
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目的,这一基本点是同他的前辈一致的。

    热爱祖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先进人物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尽管他
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又有其不同的先进思想主流,然而一般说来,他们的
思想发展大体上都是逐级前进的,由改良派、民主革命派,而上升到共产主义派,每前进一
步,爱国主义思想便随之得到发扬。但是,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和阶级矛盾的深化,因此越
是后来的先进人物,他们的思想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是短促。

    陈独秀在接受康梁派思想的第二年,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戊戌六君子惨遭杀
害的血的事实,充分地证实了清王朝的顽固派反对任何的革新,从而迅速地促进了一些先进
人物抛弃改良主义的立场,因此陈独秀不需多少时日,也勿需要他成长为一位典型的康梁
派,就已超过了他的前辈。这是今天为什么无法发现陈独秀有较多的康梁派言论资料的根本
原因。

{{东渡留学发动拒俄运动}}
    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后的第二年,1898年,就被嗣父衍庶带到东北沈阳,留在身边
做些文书工作。1899年,独秀得知母亲生病,便同大哥孟吉一起匆匆南下,等他们回到
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了。哥俩在家住了不久,又一起北上。后来陈独秀在悼亡兄孟吉
《述哀》诗里所写的“弱冠弄文史,寸心拳拳。关东遭丧乱,飞鸿惊寒弦。南奔历艰险,
意图骨肉全。辛苦归闾里,母已长弃捐。无言执兄手,泪湿雍门弦。

    相携出门去,顾影各涓涓。弟就辽东道,兄航燕海边。”①就是指的这一段经历。兄弟
二人分别以后,哥哥到辽东道候补,弟弟东渡日本留学。

    1901年1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月),陈独秀到达东京自费留学,进东京学校②
(即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在未正式入学之前,先在高等师范学堂速成科学
习日语和普通课程③。那时,到日本留学的青年一年比一年多。1900年,约一百人;1
902年增至二三千人;1905年,多达五六千人④。他们大多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
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而经过明治维新一跃而为强国的日本,便成了中国人学习的样板。中日两国近在咫尺,
两国文字有相同之处,日本生活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到日本留学的青年愈来愈多,东京一
时成为中国先进知识青年荟萃之地。

    陈独秀到达日本的前一年,1900年,英、美、德、法、日、俄、意、奥八个帝国主
义国家组织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围剿义和团。同年8月,维新派的勤王运动失败,促使一
些知识分子开始醒悟,从康梁派转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1901年7月,清政府与1
1个国家订立《辛丑条约》,使中国又一次蒙受奇耻大辱。这个条约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统治,从此清政府完全屈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上一页  [11] [12] [13] [1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独秀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独秀传——从秀才到总书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