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伯达 >> 正文

 

陈伯达之死

二版下部,刊载了两则报道,内中提及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的
陈伯达遗体告别仪式。
    9月30日,新华社从北京发出电讯,电文如下:
    本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陈伯达已于9月20日因心肌梗塞在他的家中去世。85岁的
陈伯达于去年10月刑满释放。
    海外记者不了解“八宝山第一告别室”的具体情况,曾在报道中称陈伯达死后享受“高
级官员待遇”。1995年10月30日,陈伯达之子陈晓农给笔者的信中,对此作出了解释:
“将八宝山第一告别室说成高级官员待遇,是搞错了。八宝山有两部分,一为革命公墓,是
领导干部治丧处所;一为八宝山殡仪馆,是老百姓和普通干部治丧处所。二者之间有墙隔
断。骨灰安放地也不同,领导人在革命公墓,老百姓在老山骨灰堂。第一告别室并非高级官
员治丧处所,其场地条件也远比革命公墓礼堂简陋。”陈伯达的骨灰,最初安放在北京八宝
山老山骨灰堂。1991年2月,由陈晓农和妻子小张护送到福建惠安老家。这样,陈伯达从
生命的起点,走过漫长而又起伏的85个春秋的人生之路,最后又回到了那里。从陈伯达刑
满释放,到他遽然病逝,这一年间我多次在北京访问过他。就在他去世前一星期———9月
13日,他还跟我谈了一下午。不料,一个星期之后,他的漫长的生命便上了终止符。
    我给他拍的那些彩照,成为他一生中最后的照片。
    他凝固在我的录音磁带上的声音,成为他留在人世的最后的声音。
    他题写的《楚狂接舆歌》,成为他一生的绝笔。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成了他向世人的“告别辞”。
    他离世之后,我在录音机旁重听他的声音,思绪飞到了一年前的那些日子里……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伯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伯达之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