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辛(纣王),对淮夷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俘获了“亿兆夷人”,编入自己的军队。纣王班师至王部,正在庆贺胜利,却遭到周人的袭击,纣王就用俘虏来的夷人开赴前线。夷人一到前线,就配合周人攻商。结果纣王只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淮河志通讯·殷商甲骨文中的淮字》)这就是史家所说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也许是此后不久,伯夷、叔齐兄弟被淮夷人带回了不属周朝管辖的三阿地域。这也就成为双方反目成仇的一个原因,导致一系列绵延多年的战争。
周武王三年(前1114年),奄人(在淮夷之北)、淮夷人于邺(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以叛。(《辞海》)周成王四年(前1112年),“王师伐淮夷,遂入奄,灭淮夷。”(《后汉书·东夷传》)周穆王元年(前1001年),“(曾数次联合淮夷抗周的)徐偃王作乱,穆王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于是楚王举兵灭之。”(《后汉书·东夷传》)周孝王七年(前903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淮俱冻,淮夷入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周厉王十六年(前863年),“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后汉书·东夷传》)周宣王六年(前822年),“命召穆公率师伐淮夷而平之,周宣王伐徐戎至淮上。”(《后汉书·东夷传》)此后,淮夷与周朝的战争逐渐稀少。双方结怨的时间如此之长引人深思。伯夷、叔齐的到来,恐怕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伯夷、叔齐墓重建于陈登治射阳时。据考,画像石“始于西汉,盛于东汉。内容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等画面。表现形式为阳刻块面、阴刻线、阳刻线等。”(《辞海》)在双女冈的伯夷、叔齐墓,发现对开两扇石门。上有伯夷叔齐字的那一扇,“为县令某沉于水。”(阮元《广陵诗事》)“孔子见老子”画像居首的那一扇,正反两面均留下拓片多幅,鲁迅先生曾在北京琉璃厂购得一副。从拓片上的画面判断,确实是东汉末期石刻艺术的精品。有人会问:伯夷、叔齐墓的墓门怎么配上后者“孔子见老子”画像?翻阅《史记》即可明白,在这部辉煌巨著中,太史公不但把老子和伯夷这两位讲究道德和节操的先贤并列,还将《老子伯夷列传》排在各传之首,所以说画面内容和墓主身份是匹配的。如果墓主是项伯、楚元王或陈琳等人,那就张冠李戴了。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太守陈登把治所从淮阴移到射阳。射阳成为北起淮河、南至长江,东到大海广阔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射阳历史上最高级别的行政建置。当然要有相应的设施作陪衬,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成为行政长官的当务之急。因而,当他听说境内的双女冈有夷齐墓,这位“学通古今”(《三国志》)的儒将便亲赴实地踏勘,周密考证之后,作出重修伯夷、叔齐墓的决定。因射阳一带无石,陈登即在盛产石材且有能工巧匠的故乡下邳(今邳州)设计和订做了墓碑和墓门等物。石上八分书的文字说不定还是出自他的手笔呢!墓前还可能有一批附属设施,因年深日久而圮毁。这应该是当时“政府行为”领导下的“政绩工程”,那修葺一新的盛景,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来描绘了!这些虽然是推想,但掌握真凭实据的前提已定,如此说来也就合乎情理了。
落脚三阿是伯夷叔齐兄弟的慎重选择。《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中说:“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本名放勋的帝尧,走出三阿之后,“先封于陶,后封于唐,年十六乃即位,都于平阳之安邑。”(见《纲鉴会纂》)他由南向北,自东向西,步入中华文明的中心。把泱泱神州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被尊奉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史记·五帝本纪》)的一代明君。他最值得后人永世称颂的是传说中的“禅让”。伯夷、叔齐兄弟都不愿继承许多人都会觊觎、垂涎而求之不得的“王位”,而以“让位”的实际行动,成为帝尧精神的继承者。帝尧故里自然是他俩十分向往的地方。因而当这对兄弟饿于首阳之时,和淮夷人相遇便一拍即合,在他们的保护之下,来到淮河下游临海之处的古三阿。《史记·老子伯夷列传》中说:“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即周文王)善养老,盍征归焉。”可以看出他俩年纪不小,已把“养老”提上了议事日程。据明嘉靖《宝应县志略》记载,当时双女冈的地面高度还在两丈以上,是箕山(亦称射阳墩、射阳聚或射阳阜)的最高处,因帝尧二女娥皇女英而得名,作终老之地,同样是这对兄弟的慎重选择。
伯夷叔齐二位古贤,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之前。拨开如此厚重的烟云,寻找和确定他俩的魂归之处,决非易事。然而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