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吴威
访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主持人的话
敏于思而讷于言
能干的企业家往往也是出色的演说家,但是也有少数不喜欢夸夸其谈的,周厚健就属于后者。在采访周厚健的几个小时中,他始终也没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我们之间的谈话显得平淡而不太连贯。周厚健讲话的特点是逻辑简单而清晰,反映出他这个人更擅长于从战略层面来把握问题。比如,他说国家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家电、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永远不会萎缩,而海信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份额。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吃饱了就不饿一样,但周厚健平静地说出来,没有什么夸张的语言和手势,也没有复杂的推理和论证,给人以充满信心的感觉。
周厚健说:战略不能错,战略错了战术再好也没有用。海信不盲目搞多元化,就抓住那几项主业,做深做精。这种踏实的作风在企业盛行购并、产品结构调整、跨行业经营的今天到底对不对呢?我想,企业选择稳健的成长或者是跳跃式的发展都有道理,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就看企业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人。海信的目标是“百年海信”,在稳重、寡言的周厚健手下,看来是正确的选择。
稳健,但是战略方向要正确
主持人:5年时间一晃而过,新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正在举行,作为续任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你一定清楚地记得朱总理5年前掷地有声的那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你引领海信走过的这11年间,海信有没有遭遇“地雷阵”?
周厚健:企业在竞争和发展壮大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地雷阵”,所以几乎每个企业家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息息相关,以海信的经历为例,1993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幅度提高,对做电视的海信影响很大;连年的降价风潮,又给家电行业带来多少伤痛?但是我认为这两个影响都不是主要问题,对企业杀伤力最大的还是来自企业内部。1993年,海信开始走上坡路,1994年更名为海信集团,位列中国工业500强。在海信的曲折发展经历中,改名为“海信”是最大的转折点,海信能从反对和质疑中冲出,它被赋予了力挽狂澜、推陈出新的生命力。1996年彩电大战如火如荼,降价成风,但海信并没有受太大的损失。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惊涛骇浪,海信做的比较稳,就是因为企业的大方向没有问题。
主持人:本年度“两会”上将产生新一届政府班子,为国家未来若干年的发展设定“战略”。作为来自企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你认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周厚健:定战略很重要,战略错了对企业来说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产业的确立、组织结构的调整、产权的调整、机制的确定等等这些问题,还有企业的经营定位,都属于企业的战略问题。另外我认为企业文化也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因为它是天长日久的积累,比如说企业要以人为本,大家都会讲,但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才可能建设好企业文化。我把这些问题看得比较重,我们做的也比较慎重。海信这个国有企业顽强地存活下来,而且得到长足发展,与这些问题的定位准确是绝对关联的。
主持人:党的十六大以来,民企越来越受重视,越做越顺,越做越开心。在家电这个竞争激烈的“夕阳”行业里面经营一个21年历史的“老”国企,你的信心和胆识来自哪里?对于国企业改革,你有什么心得?
周厚健:经营海信这样的国企,我本人不仅有信心,而且信心越来越大。目前民企越来越受到重视,说明以前重视得太少。作为国企的经营者,我希望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给予一些支持,包括经营权、所有权能够真正分离。国家是国有企业的“老板”,“老板”管企业天经地义,但经营权不在他的手上。什么时候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等同起来,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才告形成。
人才工程,海信的第一战略
主持人:国际化是当前中国优秀企业的追求目标之一,为什么最近你的一些发言中讲的都是人才问题,并用“人才工程”的概念把它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周厚健:海信定的第一战略就是人才战略。客观来讲,中国企业必须看到国际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大量涌入,对应资本的进入一定是人才的需求大大加强。有资本没有人才有什么用?外资的大量涌入,一定对中国人才市场格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人在抢人才,苏联人在抢黄金,事实最终证明美国胜利了;苏联解体之前,美国就已经把苏联科学家弄走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有三种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可以变成其他两个资源,但是其他两个资源要变成人力资源是不可能的。海信的人才培养计划始自1993年,陆续送骨干人员到高校、国外培训,这方面的费用数以千万元计了。
主持人:海信的产权改革应该说是你对人才战略做的一种制度上的保证吧?
周厚健:传统的国有企业机制僵化不利于对人才进行激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产权导致的机制落后,而就产权改革,海信只能有阶段目标。像海信这样的企业,在这样的问题面前丝毫不敢轻举妄动。在青岛市市委、市府的支持下,最后设计了一些对于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的方案,虽然这个股份是要在离任3年后,经审计无误才归属个人,但这和以前相比是一个大踏步的进步。
主持人:你常常提要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产,以前这点主要是针对所有权缺位的情况,像海尔,近期进入了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不知道海信做不做这方面的事情?
周厚健:实际上谈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产与进入保险、证券等市场不是同一概念。“资本家的眼光”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在1992、1993年,恰恰因为产权没有明晰,我们才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产,如果产权明晰了就没有这种必要,本来就是资本家的资产还要用这个眼光吗?所以你刚才问这个问题,海信这些年实际上一直通过资本运作和经营产品两种方式来发展自己,比如发行股票、购并企业、与外资合作等都是经营资本,只不过海信没有涉足到保险、金融业。
组织调整,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主持人:近年来,家电企业大多处在调整和寻求新突破的阶段,有的进入通信等新的行业,有的同时以改革内部机制求新发展,一向稳健和追求技术驱动的海信,在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上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
周厚健:海信的产业定位不会有大的调整,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