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厚健:海信要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
全球化的3.0时代正在从互联网迅速蔓延到多个领域,身处完全竞争序列的中国家电企业率先呼应了这一看法。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以6年断代,并以收购科龙完成作为标志,新年伊始在京宣布海信已经进入3.0时代。 “3.0时代的标志是技术、市场、人才的完全国际化。”周厚健在收购完成之后首度开口谈战略:此阶段的海信必须由大到强。“国内做强,海外做大;家电做强,通信IT做大;技术质量做强,产销规模做大;上市资产做强,资本市场做大”。在经历了前面两个6年轮回的“做强”和“做大”的接力棒传递中,海信将二者的均衡发展作为决胜3.0时代的关键。 周厚健认为,在1.0时代,即1994—2000年,海信在第一个6年中,一直坚持先强后大:通过资本运用的方式成功并购了淄博、临沂、辽宁金凤、贵阳华日电视机厂,将电视机产业从小做到大,同时通过技术孵化产业的模式涉足了IT、家电、通讯,完成了当时称之为“家电、通信、信息”的C3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电视机发展到现在的多媒体、家电、通讯、IT关联产业,实现产业的清晰构架。 在2.0时代,即2001—2006年,海信在第二个6年中,一直强调稳健、安全,大中求强:先后收购了北京雪花、浙江先科,到今天收购科龙,通过6年的时间实现了产业上规模。迄今,实现了彩电市场销售额持续第一、平板电视连续近三年第一、冰箱合计第三、空调合计第三的市场地位,并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沪、深、港三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2007—2012年,也是6年,海信将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技术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追求研发深度、创造成本优势,全力打造整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简言之,3.0时代海信“做强”和“做大”的标准就是使制造、研发、品牌三头并进,走上研发驱动、品牌拉动、成本互动的健康发展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利润率翻番增长,为下一个6年真正成为国际一流企业打好基础。 海信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集团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为21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同比增长27%。对此,周厚健态度依然谨慎:“在接下来的6年里,与多数的中国企业一样,我们最大的考验仍是如何靠理性抑制规模扩张的冲动,真正把注意力铆在利润的规模上。”周厚健坦言,这些年海信从打造技术质量文化,到形成健康、透明的管理体系,总的来说做强了,但细节上还有缺陷,比如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尚不匹配,这些都要求企业适当放慢节奏。同时海信还要有效驾驭一个虚似的天平,坚持激情与理性的平衡、长期与短期的平衡、规模与效益的平衡、速度与安全的平衡、夺取与舍弃的平衡。 周厚健认为,海信必须遵循以上平衡法则,尽快在3.0时代打造自己的竞争力。他的目标是,把海信打造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周厚健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周厚健:海信要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彩电有了中国芯 周厚健给首台中国芯彩电穿衣 |
下一篇文章: 周厚健:经济帅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