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把追求耳鬢厮磨、朝夕相處的世俗愛情昇華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提高了詞體的品格。《浣溪沙》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則情景融合,語言淡雅,境界蘊藉空靈。晏幾道詞也長于情景結合,但由于二人的人生經歷不同,取景的角度又有差異,晏詞多取高堂華燭的室內景致爲意象,而秦詞常用自然山川景物來言情鑄境{參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第254頁。}。 作爲蘇軾最得意的門生,秦觀作詞不可能不潜在地受到蘇軾的影響。蘇軾開創了以詞抒寫自我性靈的新格局,而秦觀一生積聚了滿腹傷心失意的泪水,也必然要利用他所擅長的詞體來傾泄。不過,他又不像蘇軾那樣直接傾吐內心的苦水,而是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悶融注在類型化的離情別恨之中,即周濟所說的“將身世之感打幷入艶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詞先》眉批),從而給傳統的艶情詞注入了新的情感內涵。如貶往郴州途經衡陽所作的《阮郎歸》: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紅妝飲罷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餘。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 “紅妝”的哀怨,無疑是詞人自我遭貶後孤獨悲傷的投影。詞情的悲苦與稍後所作的同調詞“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正相一致。而《減字木蘭花》的“天涯舊恨,獨自凄凉人不問。”“困倚危樓,過盡飛紅字字愁”;《千秋歲》的“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等,也同樣寄寓著自我被流放的凄凉苦恨。秦觀有時也直接表達心中的孤獨苦悶,如名作《踏莎行》(霧失樓臺)和《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等,在抒情方式上則更接近蘇軾。不過秦觀詞氣格纖弱,缺乏蘇詞那種超然自適的氣度。 秦觀在詞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詞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體現出婉約詞的藝術特徵。就婉約詞的發展而言,秦觀對另外兩位婉約詞的代表作家周邦彥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響。陳廷焯即說“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白雨齋詞話》卷一);“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來”(同前卷二)。秦詞語言清麗淡雅。周邦彥得其麗,而發展爲精雕細琢的典雅富麗;李清照則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發展。
第四節 賀鑄 奇特的個性 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 深婉密麗的語言風格與獨特的地位 賀鑄(1052~1125)是一位個性和詞風都非常奇特的詞人,截然對立的兩面在他身上和詞中都能得到和諧的統一。他長相奇醜,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賀方回狀貌奇醜,色青黑而有英氣,俗謂之’賀鬼頭‘。”葉夢得《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八《賀鑄傳》:“長七尺,眉目聳抜,面鐵色。”按:賀鑄,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共州衞城(今河南輝縣)人。他雖才兼文武,卻一直沉淪下僚。早年做過低級侍從武官,後換文資,長期爲地方下層官吏,歷官至太平州(今安徽當涂)通判。晚年以從七品的承議郎致仕。著有《慶湖遺老詩集》其詞今存283首,其詞集一名《賀方回詞》,一作《東山詞》。二集所收詞作不一樣。《宋史》卷四四三有傳。其生平事跡,另可參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賀方回年譜》。};其詞卻“雍容妙麗,極幽閑思怨之情”。爲人豪爽精悍,如武俠劍客,“少時俠氣蓋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卻又博聞强記,于書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而且手自校仇,“反如寒苦一書生”(程俱《賀方回詩集序》)。 賀鑄作詞,像蘇軾一樣,也是“滿心而發,肆口而成”(張耒《東山詞序》),抒發自我的人生感慨,表現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賀鑄作爲一生不得志的豪俠,他的詞具有獨特的情感內涵:在宋代詞史上他第一次表現出英雄豪俠的精神個性和悲壯情懷;這類詞作的情感形態不同于秦觀等詞人感傷性的柔情軟調,而是激情的爆發,怒火的燃燒,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如《六州歌頭》: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間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亻匆,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衆,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嬰,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賀鑄少年時就懷有戊邊衛國、建立軍功以“金印錦衣耀閭里”(《子規行》)的雄心壯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淪下僚而無所建樹。英雄豪俠不爲世用,邊塞面臨異族入侵的威脅而無路請纓。詞中包含的不僅是人生失意的悲憤,而且含有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慮,開創了南宋詞人面向社會現實、表現民族憂患的先河。而詞的上片所展示的少年豪俠的雄姿氣概,下片悲壯激越的情懷,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之後進一步改變了詞的軟媚情調,拓展了詞的壯美意境。而其《行路難》(縛虎手)表現豪俠的困厄苦悶和縱酒狂歌的神態,又具有李白詩歌的風神,也是北宋詞中罕見的別調。 北宋詞人大多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唯有賀鑄是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幷存。正如雄武蓋世的項羽曾“別美人而涕泣,情發于言,流爲歌詞,含思凄婉”(張耒《東山詞序》)一樣,賀鑄真摯凄婉的濃情也常傾泄于詞。其中感人至深的是與蘇軾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前後輝映的《鷓鴣天》: 重過閭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賀鑄夫人趙氏,勤勞賢惠,賀鑄曾有《問內》詩寫趙氏冒酷暑爲他縫補冬衣的情景(見《慶湖遺老詩集》)。詞中“誰復挑燈夜補衣”的細節描寫,沉痛地表現出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另一首寫柔情的《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更爲著名,其中“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連用三種意象表現出愁思的廣度、密度和長度,化抽象無形的情思爲具體可見的形象,構思奇妙,堪稱絕唱。賀鑄因此詞而得“賀梅子”的雅號,宋金詞人步其韻唱和仿效者多達25人28首。一首詞而吸引衆多不同時期的詞人來和作,是唐宋詞史上獨一無二的現象{關於此詞的評論及唱和詞,參鍾振振校注《東山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