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赵高 >> 正文

 

“指鹿为马”的赵高 他导演了秦帝国灭亡

孙,那可是令人非常心寒的啊?聪明人能够因祸得福,您权衡一下看怎么办好吧。"李斯本就为扶苏即位后自己的前途着想,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苏为帝,受宠的必定是蒙恬、蒙毅兄弟,自己也只能退位让贤了。可是秦朝苛暴寡恩,失宠的公侯功臣往往不单身死,而且族灭,这种事在他手里就办过好几桩。如果自己听从赵高的话,改立胡亥为帝,胡亥也会感激自己,自己的权势地位也会更加牢固。虽然这样做太对不起秦始皇对自己的厚爱和信任,但在实际利益面前,李斯还是把心黑下来,和赵高合谋改立胡亥了。
   
    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意见达成一致后,便开始实施一场直接改变秦朝命运的宫廷政变,政变的主谋虽然是赵高,执行者却是李斯,因为没有他的同意,任何诏书都发布不出去,同时李斯任相多年,在国内的地位和威望都是赵高所无法比拟的。
   
    赵高先是毁掉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玺书",另外伪造了一道给丞相李斯的临终遗嘱,册立胡亥为太子。又以秦始皇的名义把长子扶苏和蒙恬下令赐死,大意是:我巡视天下,向名山诸神祷告祭祀,希望能延长我的寿命。如今扶苏和将军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屯驻边境,已经十多年了,不能开疆拓土,前进一步,多所耗费,毫无功劳。反而屡次上书,肆无忌惮地诽谤我,还因为不能回京为太子,日夜埋怨。扶苏作为儿子是不孝的,现在特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在外,对于他的行为,不进行规劝,肯定是参与同谋,作为臣子是不忠,特赐死,兵权移交裨将王离。
   
    诏书传达到军中后,扶苏虽然感到震惊,但是毕竟不知道父皇已死,秦朝尚法,扶苏却喜爱儒家文化,他被秦始皇逐出咸阳就是因为他劝谏秦始皇不要焚书坑儒。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扶苏听完使者的宣旨后,便要自裁。蒙恬是个头脑清醒的人,他急忙上前劝止扶苏说:"皇帝在外边巡视,并没有册立太子,使我率三十万大军戍守边境,派公子做我的监军,这本身就意味着把天下重任交付给你啊!今天凭着使者的一封诏书就自杀,又怎么能知道这诏书不是假的呢﹖请公子再请示一下,究竟是真是假,那时死也不迟啊"使者只顾在旁边一再催逼,扶苏是仁孝忠厚的人,他对蒙恬说:"父亲命令儿子去死,还有什么可再请示的呢!"于是便拔剑自杀了。但蒙恬却坚决不肯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使臣就把他抓起来囚在狱中,然后回报胡亥、李斯、赵高。三人听说扶苏已经死了,大喜,于是他们匆匆离开沙丘直奔咸阳,当时正值盛夏酷暑,没几天,秦始皇的尸体便腐烂发臭了。赵高怕引起众人的怀疑,就想了一个办法,下令索取鲍鱼,百官车上各载一石,以鱼腥来掩饰尸体的臭气。这样,一路催促,星夜前进,赶回咸阳,立即宣布胡亥为太子,并为秦始皇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葬礼结束后,胡亥正式即位登上皇帝宝座,称为秦二世。赵高升任为郎中令,常居于宫中参与决策,李斯也保住了丞相的位子。
   
    赵高得势后,便想起蒙毅曾经判过自己死刑,可以说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而蒙氏兄弟因为扶苏被赐死,也一定为怨恨自己,不早些除掉势必构成后患,便说动二世诛杀蒙恬和蒙毅。二世因赵高的奇谋密策得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帝位,对赵高感激万分,对他的话更是言听计从。便下诏处死蒙恬和蒙毅。二世的叔父子婴得知此事后,立即进谏说:"从前赵王杀死名将李牧,燕王轻信荆轲,齐王屠戮先世功臣,偏信后胜,最后都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如今蒙氏兄弟,为我秦朝大臣谋士,有功于国家,陛下反要把他们诛死,臣以为这是万万不 可以的。臣听说轻虑多疑是不可以治国的,自作聪明是难以成为明君的。如今诛戮忠臣,宠信小人,一定会招致群臣的离心离德,还请陛下审慎为是。"二世根本听不进他的话,最后还是以"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的罪名杀死了蒙毅。接着,二世又派使者至阳周狱中,赐书蒙恬道:"你负罪太多,你弟弟蒙毅又有大罪,所以赐死于你。"蒙恬手中有十万雄兵,本可以以兵自卫,反攻京城,但他不愿毁掉自己世代忠良的清白,便服药自尽了。消息传开后,天下冤之。只有赵高为既报宿怨、又除后患欣欣得意。
  由于一系列不正常事件的发生,有许多人开始怀疑秦始皇遗诏的真实性了。二世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更是议论纷纷,大臣和官吏们也都疑心丛丛,这些都传到了二世的耳中,令他深感忧虑。一天,二世和赵高暗地里商量说:"我虽然继承了皇位,可是大臣们并不心服,地方官吏也都很强,而诸公子也想要与我争位,如何是好﹖"赵高说道:"这正是我早就想说却又一直没敢说的事。先帝的那些大臣,都是天下有名的显赫贵族,功劳累世相传。而我赵高素来微贱,幸蒙陛下赏识提拔,居于上位,管理内政。所以大臣们心里肯定不高兴。他们只不过表面上顺从,心里其实是很不服气的。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们都在怀疑,而诸公子又都是陛下的兄长,现在让他们跪拜称臣,当然是不会甘心的。如不及早采取措施,这样下去,恐怕会发生变乱。"二世听了便向赵高请教对策。赵高说:"如今不是讲究文治而是决于武力之时,急须大振威力。要立威,就必须制定严酷、苛刻的刑法,使那些有罪的人彼此连坐,直至株连九族。清除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疏远那些兄弟骨肉。再采取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的办法,换上一批亲信,这样,既可除去先帝的那些旧臣,又可安置陛下所亲信的人。谁不感恩戴德,忠于陛下呢!这样国家就安定了,陛下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二世也觉得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兄弟们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斩尽杀绝,只剩下自己一人是先皇的骨肉,就不会有人来抢帝位了。
   
    于是在赵高的罗织诬陷下,二世连兴大狱,凡群臣、诸公子有罪的,全部交由赵高处置。于是,赵高得以大开杀戒,把屠刀挥向诸公子。没过几天,就构成一场大狱,将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旧臣近侍若干人一起拘捕。在赵高的严刑拷打之下,全部问成谋逆重罪。结果,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公主十人则在杜邮被解裂肢体,所有财物抄没入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公子将闾等兄弟三人,秉性忠厚,行为谨慎,对二世、赵高素无异议,也被囚于内宫。这三兄弟自认无罪,只待不久即可获释。谁知二世遣使下令:"公子不臣,罪当死!"将闾叫屈道:"我平时出入宫廷,未尝失礼;随班廊庙,未尝失节,奉命应对,未尝失辞,怎么叫作不臣?"高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赵高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指鹿为马”的赵高 他导演了秦帝国灭亡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