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于谦(1398~1457),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曾随宣 宗平汉王朱高煦叛乱。出按江西时,卓有政绩,百姓称颂。正统十一年(1446),曾遭人陷害入狱论死,因百官百姓力请得免。土木之变时,为兵部右侍郎。英宗被俘、也先直逼北京的 消息传到北京后,人心惶惶,这时于谦挺身而出,担负起保卫北京的重任。在此期间,他主 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第一,拥立景泰帝。明朝因无国君,人心不稳,情势动荡。当时英宗 长子才3岁,无法胜任军国大事;监国的朱祁钰,是英宗的异母弟,22岁,年富力强。于谦 及百官与皇太后商议,拥立朱祁钰为帝,稳定了混乱的局势。第二,力排南迁之议,保卫北 京。翰林侍讲徐有贞等人想要南迁以避兵锋,于谦坚决反对,认为一旦南迁则北京、九边都 将不保。在于谦的力争下,景帝下定决心保卫北京,并把守城的重任交到于谦身上。土木之 变,英宗所率50万京师劲旅皆没,北京只剩下不到10万老弱病卒。于谦招勤王兵,整饬军务 ,列兵九门,亲自督战,破瓦剌军,成功地保卫了北京城。第三,社稷为重君为轻。也先以 英宗为奇质,逼迫明廷就范,漫天要价。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战不主和,使得也先 奇货可居的愿望没有实现,维护了明朝的利益。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的当天,就传命 在朝班中逮捕于谦。论刑当凌迟处死,籍没家产。英宗颇为犹豫,认为“于谦实有功”,不 忍心杀害功在社稷之人。此时,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提醒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那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杀于谦,你就是得位不正,没有合法性。这样英宗才下决心杀于谦 。于谦被杀,可能始终是英宗心中不可解开的一个心结。于谦死了以后,蒙古又开始屡屡骚 扰明朝北方边境,英宗计无所出,只是忧心不已。有一天,恭顺侯吴谨趁机在旁进言:“如 果于谦还活着的话,一定不会让敌人如此猖狂。”英宗听了,默默无语,也不怪罪吴谨,想 必其内心肯定会起波澜的吧!英宗复位后,陈汝言继于谦为兵部尚书,不到一年,因事获罪 ,抄家时缴获赃物巨万。英宗召大臣去看,很伤心地说:“于谦在景泰朝深受信用,死的时 候却家贫如洗。陈汝言贪得也太多了吧!”于谦抄家之时,家无余赀,只有正门锁得紧紧, 打开一看,却都是景帝所赐的蟒衣和宝剑。故而英宗如此感叹。于谦诗文亦佳,《石灰吟》 被认为是他人生的写照: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英宗自小受到良好的宫廷教育,本性也不坏,只因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不仅自身命运徒 增波折,也使大明帝国陷入危机。不过,也许正是由于被囚、被禁的经历,使得英宗对命运多了几分敬畏,对人命多了几分尊重,对世事多了几分理解。在他复位之后,做了几件颇为史家所赞赏的好事。其中一件就是前面所提恢复宣宗废后胡氏名号之举,并使之葬礼如仪。第二件就是释放建庶人。
建庶人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后,建文帝及其长子朱文奎不知所 终,次子朱文圭则被成祖幽禁起来,称为“建庶人”。到英宗天顺年间,建庶人已经在长期 的幽禁岁月中从两岁幼童长为50多岁的老翁了。大概由于也曾经历过长期被囚的生活,英宗 突然有一天想起了这位远房叔叔,动了恻隐之心。他跟李贤说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李贤对 此大加赞赏,于是英宗不顾左右近侍的反对,派人给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并 供应生活。说起来,英宗的皇位是他曾祖从建庶人那边抢过来的,在当时曾遭到天下人的质 疑或反对。英宗身边的人担心放出建庶人会出变故,他倒很有气度,说:“有天命者,任自 为之。”释放建庶人一事受到百官和百姓们的真心赞叹,也算是给50多年前的纠纷做了一份 补卷。
还有一件事,对英宗以后的帝王影响很大,那就是废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死的时候,许多宫 人陪葬。自此之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去世都以宫妃殉葬。英宗觉得这很残酷,临终前遗诏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
英宗所做的这几件事,被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明史》称英宗在位期间,“ 无甚稗政(坏政策)”。可是,英宗并不能遏制大明帝国日益走向危机的趋势。到他儿子宪宗的时候,情况就有点恶化的兆头了。
朱祁镇个人小档案
姓名:朱祁镇出生: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
属相:羊卒年:天顺八年(1464)
享年:38谥号:睿皇帝
庙号:英宗陵寝:裕陵
父亲:朱瞻基
母亲:孙皇后,一说宫女
初婚:17岁配偶:钱皇后
子女:8子,8女
继承人:朱祁钰,朱见深
最得意:释放建庶人
最失意:幽居南宫
最不幸:被也先俘获
最痛心:杀功臣于谦
最擅长:信用王振
选自《正说明朝十六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