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媚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孟浩然三十五岁。王维二十三岁。高适二十二岁。岑参九岁。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乙丑,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二月,唐玄宗自选京师诸司长有声望的十一人,为诸州刺史。四月,改集仙殿为集贤殿,置学士、直学士。十一月,在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时连年丰收,各种米价颇贫贱。更命长从宿卫为彍骑。命宰相饯诸州刺史于洛滨。十二月,唐玄宗还东都。大年。 王昌龄三十五岁,仍继续漫游河陇。秋,返回玉门以后,又从凉州往东,沿黄河而行,经过腾格里沙漠南侧,溯蔚如水南上,过萧关入塞。沿黄河下行蔚如水回萧关。冬,过泾州,经扶风,返长安。 王维二十四岁,仍在济州。裴耀卿仍为济州刺史。祖咏擢第,授官后东行赴任,尝过济州,王维留祖咏宿,且送祖咏之制齐州,赋诗赠别。有诗:《喜祖三至留宿》、《赠祖三咏》、《送别(《万首唐人绝句》题作〈齐州送祖三〉)》。 李白二十四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庐山。秋游金陵。时李邕,为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刺史。 孟浩然三十六岁。高适二十三岁。岑参十岁。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丙寅,张说修五礼。李元纮为相。唐玄宗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像,为绘相国寺壁画。是年,张说罢相。户部奏户口极盛。 王昌龄三十六岁。春,隐居长安郊区蓝田县石门谷。秋,与来访的李白、崔国辅、史诏、陈谠言等人相结交。诗人常建、王维亦曾访此,各自有诗。时常建作有《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前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王维有《蓝田山石门精舍》:“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因以缘(一作寻)源穷。遥爱云木秀(一作翠),初疑(一作言)路不同。安(一作谁)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一作方)曙,夜禅山(一作心)更寂。道心及(一作友)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一作井)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二十五岁,是夏之前,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李白二十五岁,春往扬州。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至安陆。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孟浩然三十七岁。高适二十四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