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唐代并州晋阳人。他是盛唐时期若著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
王昌龄少年时比较贫寒,《上李侍郎书》中有“久于贫贱”、“力养不给”等自述。王昌龄为摆脱这种困境,四处奔波,希望得到一官半职,后来又出家求道,终无所成。开元十五年(727),30余岁的王昌龄终于考中进士,补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734),王昌龄又应博学鸿儒词试登第,改任汜水尉。开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龄遭贬谪戍岭南,从《见谴至伊水》中“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之句可疑其大略,大概是王昌龄性情耿直,不为权贵所容而见遣。开元二十八年(740)冬天,王昌龄被任命为江宁丞,数年后又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次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在今湖南省西南部的沅江上游,当时是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僻之地,有许多人为王昌龄抱屈,表示同情。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诗,表达出对王昌龄的真挚友情。“安史之乱”后,王昌龄弃官北上准备回还晋阳故里,途中被 郡刺史阎丘晓所害,终年约60岁。一代诗人,就这样丧命于封建恶吏之手。
王昌龄一生写了很多诗,主要有边塞诗、送别诗、宫怨诗等类别。《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诗人含蓄地批评朝廷用人不当,将领无能,希望能有一位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疆。《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于遭贬江宁丞期间,诗人在政治上不得意,遭受邪恶势力的打击。时有好友辛渐赴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饯行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示出自己的心地纯洁,不甘与小人们同流合污。《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梅教夫婿觅封侯。”是王昌龄宫怨诗的代表作,用“不知愁”三字翻出下面对夫婿的思念,表现手法新颖,语气活泼生动。王昌龄还写诗描述故乡晋阳城的宏伟壮丽:“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
人沛圣恩浓。下辇回三象,题碑驻六龙。睿明悬日月,千载此时逢。”
王昌龄的诗在当时就很出名,他还在世时殷璠所编辑的《河岳英灵集》中就收集了许多首。至于他的绝句诗,更为人们所称道,有“七绝圣手”之誉,可与李白媲美。明人王世贞曾说:“七言绝句,少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昌龄的诗作现存180余首,见载于《全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