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昌龄 >> 正文

 

王昌龄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诗鉴赏


 
  生平简介

  王昌龄( 698— 约757 ),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

  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诗鉴赏

  《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

  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

  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七十七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昌龄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王昌龄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王昌龄年谱2
    听流人水调子
    闺怨诗词赏析
    王昌龄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传
    我读王昌龄
    王昌龄作品 从军行六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二)
    出塞二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五)
    青楼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其二)
    春宫曲
    浣纱女
    王昌龄获当时之诗名乃因七绝而非由五
    王昌龄研究
    王昌龄诗
    王昌龄“三境说”浅探
    王昌龄与“怀胎鲜鲤”
    诗家天子王昌龄
    长信怨诗词赏析
    读王昌龄《春宫曲》
    横幅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西宫春怨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春宫怨诗词赏析
    闺怨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诗词赏析
    送魏二
    芙蓉楼送辛渐
    送柴侍御
    诗家天子王昌龄
    七绝圣手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作者小传】:王昌龄
    明月冰心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年谱3
    王昌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出塞
    芙蓉楼①送辛渐
    春宫曲
    闺怨
    送柴侍御诗词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四)
    塞下曲诗词赏析
    闺怨
    出塞诗词赏析
    从军行诗词赏析
    送郭司仓诗词赏析
    答武陵太守诗词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青楼曲二首诗词赏析
    王昌龄年谱1
    塞下曲·其二
    塞上曲诗词赏析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横亘古今的气魄诗人
    “七绝圣手”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二)
    从军行(其五)
    出塞(其一)
    塞下曲(其二)
    采莲曲二首(其二)
    长信怨
    西宫春怨
    青楼曲二首
    听流人水调子
    送魏二
    芙蓉楼送辛渐
    长信秋词(其一)
    长信秋词(其三)
    春宫曲
    西宫春怨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