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T >> tang >> 汤恩伯 >> 正文

 

汤恩伯的故事

个起立发言,他指责汤恩伯指挥无能,不采纳他在南京会议上的主张,致使江防失守,浙赣线被切断,失去了与白崇禧之间的联系,弄到现在几十万大军困居上海,大家只有集体跳海一条路。汤恩伯立即气呼呼地站起,怒斥蔡文治:孩子之见,懂个屁!(蔡年纪较轻)两人都失去控制,大吵起来。为了震慑住蔡文治,汤恩伯把蒋介石关于长江下游的作战计划取了出来,说:“我执行的是总裁的指示,他要我固守上海,抢运金银、物资去台湾,完成后准许撤至舟山,如不能完成,唯我汤恩伯是问。诸位愿守上海就守,不愿守的悉听尊便!”这一番话说得大家面面相觑。他们就这样迎接了上海之战的开始。 

逃出吴淞口

当时上海守军,除原先部署在上海的三个军、一个师及六个交通警察总队外,还有从长江沿线溃逃下来的八个军、两个师与新近从浙东调来的一个军,共约20万人。

在溪口的蒋介石,十分担心失去上海。4月25日,他突然命令太康号军舰准备起航。蒋介石上舰

 


后,舰长请示航行目标。当蒋介石说出“上海”两个字时,舰上的人大惊失色。26日,军舰进入吴淞口,下午停泊于复兴岛江面,当天即召汤恩伯至舰上谈话,先后召见的还有顾祝同、周至柔、桂永清、谷正纲等。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虽已被代总统李宗仁免职,但实际仍操纵着特务机器,这次他亦被召晋见。蒋介石在沪11天,对上海军务、党务、特务等均作了精心策划,5月7日乘江静轮离沪赴定海。

5月12日,上海外围战打响了。解放军以第九、十两个兵团共八个军兵力,对上海采取钳形攻势,至14日,便占领松江、奉贤、南汇、嘉定、昆山、太仓等县城,完成了对上海的三面包围。次日,蒋介石急忙派蒋经国飞抵上海,问汤恩伯守住上海有无把握,汤恩伯回答说:“浦东方面没有把握,社会秩序是否将变得紊乱,亦未可预料,只有尽力而为之。”反映了对战局前途的悲观。战场上的形势果真越来越严重,国民党军队的防区迅速被压缩,至16日,守浦东外围据点的第五十一军和守浦西外围据点的第一二三军,均遭歼灭性打击。五十一军军长王秉钺被俘,一二三军军长顾锡九躲进他的堂兄顾祝同的公馆里伺机溜走。蒋介石得知战局危急,又一次坐飞机进入上海,直接插手指挥,但局面已烂到不可收拾,何况蒋介石本来就不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东北就是在他亲临指挥的情况下丢失的,山东也是由他坐在飞机里指挥而打了大败仗,现在他又来到了上海,他能创造奇迹么?19日,解放军第九兵团攻占川沙,逼向高;第十兵团肃清了月浦、刘行残敌,向吴淞推进,两支大军如一把钳子,将要卡住黄浦江入海的咽喉。蒋介石见状,急忙于20日坐兵舰逃出黄浦江,返回马公岛,从此永别了他发迹之地。

汤恩伯还想作最后挣扎。他下令征用全市机关、商家的大、小汽车,司机一律自带铺盖,将车辆开到指定地点集合。随后又下令全市三轮车、黄包车亦全部投入军运,违者严惩。汤恩伯又命令在市区边缘防御阵地之前三——五华里以内的建筑物全部拆毁,仅这项命令,就使得近80万人成为难民涌入市区。为给连打败仗的军人打气,汤恩伯下令集中全市娼妓,供军官和士兵消受(后未实行),又在国际饭店设立“英雄馆”,让所谓“英雄”轮流来此娱乐和休息。尽管如此,战败的消息依然雪片般飞来:
20日,守高的第十二军大部被歼;
21日,机场进入解放军炮火射程,空运瘫痪;
22日,浦东第三十七军仓皇抢船,渡回杨树浦;
23日,上海已面临最后决战的前夜,这一天也就更显得紧张而富有传奇性。

这天,汤恩伯开始准备逃走,将指挥部移到了吴淞口外一艘兵舰上,却又让方治到广播电台向全市大叫“**进攻上海失败了”;这天,汤恩伯驱使非嫡系部队上第一线,要他们“与上海共存亡”,却在同时把嫡系部队从前线后撤,准备悄悄上船;这天,代理市长陈良竟然向全市市民号召“消灭细菌”,“扩大清洁运动”,制造和平安逸气氛,而在同时,各监狱却开始杀害政治犯,仅南市区就杀死130余人;也是在这一天,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总部发出了总攻上海的命令,第九、第十兵团当夜全线出击,仅一天时间,便于25日攻入市区,进行巷战。汤恩伯慌忙率残部逃往舟山等地。27日,全市解放,国民党军被歼者共约15万余人。汤恩伯逃到台湾后,又遇上了新的麻烦。

不尽的烦恼

上海解放后不多天,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搭乘一艘外国轮船前往香港并转赴台湾,这人便是被汤恩伯遗弃在上海的第三十七军军长罗泽闿。三十七军奉命在江湾待命,等待很久无人理睬,派人联络才知道汤恩伯等早已逃之夭夭。罗泽闿上天无路,入海无船,便换上便衣,躲到了四川路一友人家,找到了机会后逃出上海。罗泽闿一到台北,便向汤恩伯发起猛烈进攻,而石觉、陈大庆等则对罗反唇相讥,双方越闹越凶,迫使蒋介石下令召开上海作战检讨会以求解决。

会议由陈诚主持。罗泽闿指责汤恩伯身为战场最高指挥官,却率先逃跑,弃部队于不顾,此种行为,何以对党国,应自杀以谢天下。几句话骂得汤恩伯暴怒起来,指责罗泽闿作战不力,失去阵地,也应自杀。两人激烈对骂,别人无法插嘴。最后,会议决定交给军事法院去解决。后来通过疏解,这桩官司不了了之。

但汤恩伯耳边的责骂声,仍未间断。而更使他难堪的,还是陈仪之死。起初,在蒋介石下令逮捕陈仪时,汤恩伯曾向蒋介石提出,保陈仪一条命,据说老头子是同意的。但1950年,蒋介石却下令组织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同年6月,陈仪被处死。汤恩伯自知陈仪是死于自己的告密,不免良心发现,深深自责,在家中设了灵堂,晨昏祭奠。这事又被蒋介石知道了,下令撤去灵堂。据说自此以后,汤恩伯常绕室彷徨,不知所以,不久退休住到三峡乡间,终致重疾。因无钱去美国治病,便选择了日本。在日本住院期间。曾写信向陈诚告贷。1954年6月29日,汤恩伯死于术中,时年54岁。台湾军界旧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汤恩伯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汤恩伯的故事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