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8月,复仇的日子终于到了。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分会同意,彭雪枫亲自指挥四个主力团和一个骑兵团执行西进任务。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心潮起伏,声泪俱下:
“同志们!三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阵地。从撤离路西的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收复豫皖苏边。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现在,三年的时间到了。我们是豫皖苏人民的子弟兵,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家小,我们的兄弟姐妹。三年来,我们日夜盼望着早日恢复失去的根据地。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血染黄沙,战死疆场,也是心甘情愿的。”
从8月15日到9月10日,彭雪枫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路西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数千人,夺取萧县、永城、宿县。9月10日,部队准备攻打距夏邑县城三十华里的八里庄。
彭雪枫决定亲率三个团攻打八里庄。
参谋长张震提出异议:“八里庄之敌李光明部装备精良,官兵多是老兵、惯匪,而且八里庄地形十分复杂,敌人碉堡、壕沟、暗堡三位一体,可攻可守。师长负有统辖西进兵团的重责,不必亲临一线,还是由我到主攻团去指挥。”
彭雪枫决心一下很难改变。
晚上,十一旅旅长滕海清也来劝驾。“师长,听说你要让我带三十一团到王白楼休息,而你自己亲自出马打八里庄。杀鸡焉用宰牛刀,派我和张参谋长去不就行了?”
彭雪枫一摆手,把滕海清的话截住,半开玩笑地说:“在小朱庄,你们三十一团立了汗马功劳,可功劳不能老是你立呀!那样,别的团就要说我偏心了。你还是抓紧时间把三十一团整顿一下,大仗有你打的!”说完,他就到前沿部署战斗去了。
彭雪枫走后,滕海清跟张震嘀咕:“西进以来,我总觉得师长有点心急。前些天,我还看见他挥刀上阵与骑兵团一起作战,这次又亲临火线指挥战斗,危险呀!”
11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歼灭了李光明两个营,余兵退缩到小圩子,凭险顽抗。小圩子工事颇为坚固,圩外有壕沟围护,易守难攻。彭雪枫来到二十五团,指示停止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佯攻三面,网开一面,将主力预伏在敌人逃跑方向。
从部署战斗到指挥追击,彭雪枫已经一连工作了好几天,眼睛布满血丝。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劝他小憩一会。正当彭雪枫准备和衣而憩时,警卫员一阵风地从外面跑进来:“师长,真神了,敌人按照你的安排突围了。”
“走,咱们到前沿看看去!”彭雪枫一翻身,掂起左轮手枪,与张震、吴芝圃来到圩墙上观察敌情。根据敌情的变化,他命令炮兵向开阔地前沿轰击,阻止逃敌逸出伏击圈,命令二十五团从后面发起追击,命令预伏部队收网,命令骑兵团投入最后的战斗。陷入重围的敌人像昏了头的苍蝇胡冲乱撞,盲目射击,散弹、流弹、冷枪,满天飞,彭雪枫全然不顾这些,仍然站在墙上高声呐喊:“同志们冲啊!不要放跑一个敌人!”
警卫员看彭雪枫目标太暴露,劝他注意隐蔽。彭雪枫不肯下来。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回头看见彭雪枫站在圩墙上向他招手,吓出一身冷汗,赶回来一把将他拉下圩墙,叫他到散兵坑去。彭雪枫从高处下来,在散兵坑还未站稳,就听远处一记冷枪破空而来,彭雪枫的身子微微一颤。警卫员以为师长没站稳,上前搀扶。谁知彭雪枫抓着警卫员的手紧抠着不放,稍顷,听他轻轻地哼了一声,颓然倒下。
“师长出事了!”警卫员和徐团长惊呼起来。
张震、吴芝圃闻声赶来。彭雪枫朝他们看一眼,瞳孔的光芒消逝。他俩赶紧撕开彭雪枫的上衣,没查到什么伤痕。医生赶来抢救,指着他左心房一个好像被小刺扎破的伤痕,说:“师长中弹了。”吴芝圃一边让医生打强心针,一边安慰自己:“师长命大,不要紧,不要紧!”
由于事出突然,张震、吴芝圃急忙电告正在后方的邓子恢,请示善后事宜。祸从天降,令邓子恢十分震惊。他的勤务员宋德功回忆道:
“9月11日深夜,邓政委刚入睡不久,机要室就送来了一份急电。他看后沉思了很久很久,抑制不住热泪滚滚,用手帕轻轻地擦着眼镜上的泪水,自言自语地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当时我们心里都明白,前方出了问题,但谁也不敢问。”
邓子恢冷静下来后,作出了秘不发丧的决定。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二是为了已经身怀六甲的林颖。
根据邓子恢的指示,滕海清派人到王白楼一户大地主家,用五百块银元买了副上好的棺材,将彭雪枫入敛,悄悄地用船送回路东,安放在成子湖边的柴滩上。
女人的直觉是最灵敏的。彭雪枫牺牲的第二天,淮北区党委正召开群众工作大会,各县、区党委书记和工青妇负责人参加会议,情绪非常热烈。林颖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她惊异地发现主持会议的几位领导目光黯淡,心里一沉,感觉可能出了大事。她不敢往深处想。当晚,她在梦中大哭大叫。
同屋的泗南县妇救会主任推醒她:“林颖,怎么回事?”
“雪枫可能出事了。”林颖惊魂未定地说梦见彭雪枫满身血迹站在她面前。
“梦都是反的。”妇救会主任安慰她说。
林颖正要找有关部门打探消息时,又接到了彭雪枫给她发来的电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彭雪枫都要向她报平安,并询问腹中胎儿的情况。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战事动荡夭折,彭雪枫特别希望第二个小孩能平安降生。1944年12 月23日,林颖在新四军军部黄花塘医院生下一名男婴,取名为小枫。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公布彭雪枫的死讯,并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亲率延安各界代表一千余人来到会场,向彭雪枫的遗像鞠躬、默哀。礼堂门口,高悬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联: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远在延安的陈毅含泪挥毫,写下《哭彭八首》,随后又为淮北举行的追悼大会发来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赢得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大英雄。
2月2日清晨,淮北各界七千余人前往洪泽湖畔,恭迎彭雪枫灵柩。同日,邓子恢亲自将 林颖母子接回到半城。林颖此日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