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傅作义进行统战工作。
彭雪枫再次成为全军关注的焦点是在抗日战争初期。
1938年9月初,毛泽东电示当时担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开封失守后,河南东部大片国土沦入敌手,现在应该趁日寇立足未稳、国民党仓皇撤退之机,火速西进,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从月初到中旬,毛泽东不断催促彭雪枫起程。
军委参谋好心地提醒道:“彭雪枫现在手上不到四百人,跟光杆司令差不多,还是让他多准备一段时间吧!”
毛泽东说:“你蠢嘛!等你准备好了,日本人也站稳脚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彭雪枫是个喜欢挑战的人,越困难干劲越大。”
9月29日,彭雪枫带领三百七十三名战士,毅然出发东征。10月8日,中秋节的晚上,他们到达豫东西华县,与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游击第三支队和肖望东率领的新四军先遣大队会合。接着,继续东进,在睢州、杞县、太康地区,东征战士看到了沦陷区的悲惨情况。黄色的土地上长满荒草,盐碱的沟河里浮尸发出腥臭,到处是倒塌的房屋、飘着孝幡的新坟和拦路哭诉的百姓。
彭雪枫报请中央批准,指挥部队以睢杞太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他的战略战术就三个字:“打”(专拣日本鬼子和汉奸部队打)、“拉”(收编争取当地武装)、“防”(提防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挑衅)。依靠这三个字,东征部队不断取得对日军作战的胜利,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当地士绅的拥护,大批地方武装投靠新四军,主动接受彭雪枫的指挥或改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彭雪枫的部队人数成几何级数增长,由出发时的三百七十三人剧增至近二万人,初步创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彭部人数报到延安,军委机要局猜测报务员出了差错。他们分析道:“彭雪枫部开辟新区,少不了要打仗,部队减员是常事。彭部现在的人数最多也就一二百人,可能是报务员粗心,多加了两个零。”
中央首长也对彭部人数剧增感到怀疑,要求彭部详细上报各部人数。彭雪枫亲自电复中央,前次统计无误。这下,延安沸腾了,毛泽东得意地问那个军委参谋:“我说嘛!越困难,彭雪枫就越有劲头。”
1939年4月,毛泽东用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专门介绍了彭雪枫所创造的奇迹,号召新四军各部向他学习。1941年,彭雪枫就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年仅三十三岁,是新四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陈军长不能办到的事,彭师长
手到擒来。韩德勤做俘虏上了瘾,赶都赶不走。彭雪枫
怪招、绝招,层出不穷,打得蒋介石和血吞牙,驯得韩
德勤服服帖帖。
韩德勤是彭雪枫的老对手。红军时期,他曾两次被俘,第一次谎称是文书,骗了三块银元的路费,溜之大吉,第二次被擒,对天发誓,决不与彭雪枫为敌。可是,1943年3 月,在蒋介石的指使下,身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苏鲁战区副司令的韩德勤又率领数千人侵入淮北抗日根据地。
陈毅闻讯,立即派人交涉:“一个月前,我们两家达成了共同对日作战的协议。白纸黑字,现在墨汁还没风干,你韩主席就突然出兵袭占彭雪枫的地盘,请问作何解释?”
韩德勤一脸痞子相:“苏北好比是我韩德勤的家,你们新四军硬挤到我的床上睡觉,还不准我回屋。你们想干什么,想占我婆娘吗?”
“什么?说老子想占他的婆娘?真是岂有此理!”陈毅怒气冲冲地对彭雪枫说:“你给老子狠狠地教训这个龟儿子一顿,要他今后一听新四军三个字就腿子发筛。”
“收拾韩德勤,小菜一碟。”彭雪枫轻松地说。
陈毅想了想,又把准备出门的彭雪枫叫住:“给你增加点难度。这次作战要确保三条:第一,彻底打垮韩部。第二,消灭王光夏等顽固分子。第三,确保韩德勤的生命安全。”
彭雪枫胸有成竹地说:“这也难不倒我!”
3月17日,彭雪枫率领四师主力和二师五旅、三师七旅潜至山子头,入夜,狂风骤起,大雨如注。韩部官兵都在雨声中呼呼大睡。我军风卷落叶,穿插分割敌人,逐步肃清外围据点,直逼韩德勤总部所在地。
总攻的枪声把韩德勤惊醒,“完了,完了,这回又要当俘虏了。”当新四军将他的指挥部团团围住时,韩德勤命令第三纵队司令王光夏出去谈判。
“韩主席,我上有老,下有小,再说,我还亲手杀过新四军干部,他们饶不了我。还是换一个人去吧。”王光夏可怜巴巴地哀求道。
“混账!这屋里只剩下你和我两个人了。你不去,难道还要我去?”韩德勤气急败坏,眼睛瞪得牛卵子大。
王光夏被逼无奈,只好一边出门,一边大声地吆喝:“我是王光夏,韩主席请你们……”
守在门口的战士听见“王光夏”三个字就冒火,没等他吆喝完,便是一梭子,将他打成血筛子,然后冲进指挥部,俘虏韩德勤。
山子头之役,新四军消灭了韩部五个团。零星战斗还未结束时,九旅旅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