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军中享有“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盛名。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一日,彭雪枫同志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时英勇牺牲。在他殉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编辑了《彭雪枫家书》以表示对他的深切怀念。
一九0七年九月,彭雪枫同志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彭雪枫同志先后在北京、天津、烟台和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一九三0年五月,奉调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工作。历任红军教导队政委、纵队政委、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师长、纵队司令员等职。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披坚执锐,战功卓著,成为我军著名的青年将领之一。
一九三六年十月,彭雪枫同志奉党中央的命令秘密前往太原,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处长,在周恩来与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对开展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爱国力量,推动华北特别是山西和鲁西北地区的团结抗战做出了贡献。
一九三八年春,雪枫同志由山西临汾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和统战委员会主任。积极扩大武装,组织抗日力量。同年十月,受命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三百余人,高举抗日大旗,向豫东敌后挺进。至西华地区,与吴芝圃领导的豫东农民抗日游击三支队及肖望东大队汇合,随即渡过黄河,挥戈东进,转战于豫皖苏三省边界,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扫荡”,打退了伪军无数次进攻,伸张了民族正气,扩大了人民武装,开创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一九四一年一月,蒋介石发动了“皖南事变”,同时密令汤恩伯率十万大军,向豫皖苏边区大举进攻。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的彭雪枫同志,边区军民进行了长达三个月之久的反顽斗争。
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寇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省腹地进攻。八月十五日,彭雪枫同志奉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之命,率四师一部冒暑西征,同敌、伪、顽、匪搏斗于肖(县)、宿(县)、永(城)、夏(邑)之间。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一日,雪枫同志指挥了收复夏邑八里庄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之际,不幸为流弹所中,英勇殉国,年仅三十七岁。
一九四一年九月,彭雪枫同志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林颖同志结婚,婚后三天,他们就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长时间的分居在两地,靠书信抒发他们的情志。这就是他们书信来往频繁的原因。现在,我们将林颖同志所保存的彭雪枫同志写给她的八十余封家信编辑成册。
这批信件诞生于连天烽火的民族解放战争年代,它反映了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新四军第四师及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整风运动、统战工作、民运工作等,记述十分具体,对彭雪枫同志亲自指挥的多次战斗,如陈道口、山子头、三十三天反扫荡、张大路等战斗的记载尤为翔实。它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家书》更大量的篇幅,是谈革命者思想意识的自我修养。一个决心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战士,应该怎样看待生活,怎样看待爱情,怎样对待同志,怎样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怎样学习,怎样处理革命与家庭的关系……这在《家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这一批信件,是彭雪枫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使读者对彭雪枫同志有更多的了解,在出版《彭雪枫家书》的时候,我们请河南省中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张学忠同志为本书撰写了《彭雪枫同志大事年表》,并为书信中的部分人名、地名,作了简要的注释。原稿破损的地方,我们用□标出;个别笔误有的加括号订正,有的仍按原文排印。
文物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九月
再版后记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是彭雪枫同志殉国五十一周年,也是《彭雪枫家书》(以下简称《家书》)再版十周年。一些读过《家书》的同志向我表示,希望《家书》能够再版,作为对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献礼,对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彭雪枫同志的纪念。
彭雪枫同志是中央军委1988年命名的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是我军一位有高度军事、政治、文化修养的军事领导人。我们婚后三年中,他写给我的八十余封信,不仅反映了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中方方面面的斗争史实,而且以大量篇幅谈论了革命者思想意识的自我修养。读过《家书》的同志都爱不释手,认为是彭雪枫同志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本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的读物。在党中央号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家书》的再版,对教育人们不忘过去,更好地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更有现实意义。
文物出版社十分支持再版《家书》的建议,《家书》再版本将于今年十月问世。为此,特向文物出版社致以衷心的谢意!在本书再版过程中,曾得到卢辉、叶英、单斐和王晓珍同志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林颖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