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ao >> 廖红球 >> 正文

 

向文学高地的新进发

作  者:廖红球

 

  展锋长篇小说《终结于2005》是一部令人惊喜之作。2004年4月,广东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在全国实施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资金,共有8位作家7部选题入选项目,实际上聘任作家、签约选题并没有把全部名额用满,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继续敞开大门,虚席以待。2006年2月,这部长篇小说脱稿后我是最早的读者之一,阅读完毕内心相当激动。按照有关程序,作品提交专家共同审读,大家一致同意将其增补为广东省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资金项目选题。2006年12月,该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省内外评论界获得很高评价,翌年入选2007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资金项目。2007年9月,荣获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作家展锋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论著甚丰,曾经挂职深圳、珠海深入生活,进入新世纪后,潜心耕耘,厚积薄发,出手不凡,以《终结于2005》为标志,他的创作又攀登上了新的高度。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家族式的姬姓村庄由发展、兴盛到因农村城市化改革中失去土地,农民改为城市居民的故事,以土地的得失为出发点,演绎了珠江三角洲富裕地区农民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叙事上结合现实和历史两条线索,时间跨度长达600年,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之美。综观整部作品,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语境叙述合理,形成了成熟的写作体系,在艺术追求上别开生面,哲理思维方面也显示了作家的勇气和胆量。可以说,这是新世纪以来广东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一部具有恢弘史诗气质、独特艺术探索精神和散发着深邃思想光芒的优秀作品。全书分上、下册,共35章,堪称“厚重之作”。  
  其厚重,在于对“乡土叙事”传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但对于当代作家而言,面对一个历经悠久历史后已经相当富裕、繁华的村庄的终结,以及村民因为农村城市化而衍生出的种种情感波动和矛盾冲突,却是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展锋敏感地把握住了题材的优势,通过历史和现实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展示了珠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地域风情以及农村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农民性格的多重性。从具体内容看,作品让农民获得了真正的主体性回归,拥有主体身份和叙事视角,摒除知识分子式居高临下对“乡土”的生硬创造,不作简单的暴露或歌颂、批判或启蒙,较好地处理了“文学”的乡土和“现实”的乡土的衔接与统一。他对乡土精神的开掘不是田园牧歌式的,也不限于民风民俗、习惯礼仪,没有简单、表面的乡村渲染,而是联系一定的历史进程看待珠江三角洲地域性、特殊性的乡土,将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熔冶于一炉,从生存状态、伦理倾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情感方式等内容重新书写一个真实可信的乡土。借助描写珠三角地域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农民与土地在生存、利益和情感上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珠三角一个村庄的终结引发的矛盾冲突和农民身份的转变,反映出广大农民在沧桑历程中所具有的多重性格以及生存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转变轨迹。作家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观照中国从农业社会生产关系向工商的现代化的经济转变的历程,带有中国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在转型时期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  
  其厚重,在于为“粤味小说”艺术创新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应该体现出更多的岭南特色、岭南风格、岭南气派。过去部分作家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粤语与普通话书面语之间在表达过程中构成一定障碍,会削弱地域特色。实际上,粤语的北进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比如最常用的词汇“拍拖”“买单”“搞定”等等就是粤语“北伐”的特例,这其中文学作品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广东许多优秀作家对此一直进行了不少尝试,譬如陈国凯的长篇小说《大风起兮》,吕雷、赵洪的长篇小说《大江沉重》,程贤章的长篇小说《围龙》等大量运用粤语词汇,不仅行文生动,而且阅读起来非常亲切。《终结于2005》在某种意义上描绘的正是一幅珠三角绮丽的民俗风情画,同样很巧妙地把粤语融进了文学语言里面去,书面语与地方俗语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广东小说特点。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语式展开家族记忆,却又以反讽、嘲弄、自省的语气居多,虽然还带有寻根的流风余韵,但更注重以质朴和本真来呼应撒野求欢的南方农家生活。展锋作为入粤作家,凭借对语言的敏感,使粤语在写作叙述中发挥出浓烈的新鲜感和魅力,字里行间不管是俚俗传说还是日常事相,不管是男婚女嫁还是利益角力,都具有本真、世俗的特质,妙趣横生,令人莞尔。整部小说拥有广阔的历史视野,既有神奇的家族神话、玄妙的历史图谱,也有琐碎的生活事相、复杂的现实矛盾,一方面重点描绘了曾祖父、曾祖母、祖父、大伯、二伯等众多家族人物,一方面也生动刻画了镇委书记洪志伟、末代村长高脚等围绕土地问题而产生冲突的新式人物。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新形象为广东文学廊增添了光彩,小说兼具传奇与真实的艺术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有评论称其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应当说这是一种很高的赞誉。  
  其厚重,在于为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毫无疑问,农村城市化是重大创作题材。从《终结于2005》可以看出,展锋无论是在理论积累还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和思想积累上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作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原型,在特区一个村庄的土地分红被终结、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的变革发生不久,即推出鸿篇长卷,真实再现超前于全国农村改革的特区农村改革的发展经历,并昭示着未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某种发展趋势,这对作家的驾驭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作品比较深刻地展示了珠三角地区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揭示了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转型脚步的势不可挡,着重表现了世世代代以来农民以及由农民转变而成的新市民们内心深处的土地情结,并认真思考城乡二元冲突没有随着农民失去土地而终结的种种问题。我们知道,在小说里一个村庄终结了,但整个中国的城乡现代化才刚刚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有更多命运故事在碧蓝天间继续上演。广东文学历来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优良传统,广东作家也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思想艺术追求,善于深入地观察、思考新生活,满怀激情叙写时代。现实主义并非简单图解,如何达到不流于“应景”而臻于精品佳作,有待大家的共同努力。有一点却是非常明确的,文学作品要通过塑造新时代的新人形象、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以及丰富多样的艺术典型,来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表现出作品所蕴涵的最大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功能,作家应当在政治信仰、思想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情操上打牢基础,才能具备对时代的敏锐触觉和深入把握,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诉求和价值承载。  
  恩格斯曾经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多年来,从大量的广东文学作品中,人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片热土上实事求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社会风气,广东人民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大量涌现的改革者形象以及层出不穷的群众经验,广东文学已成为高度浓缩的、形象化的、新时期改革史的部分见证。《终结于2005》便是有此功效的优秀范本。(文艺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廖红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向文学高地的新进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