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ao >> 廖红球 >> 正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作  者:廖红球

 

    欧阳山同志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和文艺活动家。他的文学生涯,纵贯“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部历程,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他一生走南闯北,从北方到南方,从广州到上海到重庆到延安,最终扎根广东书写了岭南文学的辉煌篇章。他是广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广东作家,他永远活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广东文学艺术界无比怀念欧阳山同志,无比景仰欧阳山同志! 
    我们景仰欧阳山同志,是因为他总是紧跟时代步伐,书写历史风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了文学的重要价值。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欧阳山同志的创作贯穿着“五四”以来从左翼作家联盟到解放区文学再到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学的红线,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推出一批重要著作,包括二十年代的《玫瑰残了》《再会吧黑》,三十年代的《竹尺和铁锤》《七年忌》,四十年代的《战果》《流血纪念章》《高干大》,五十年代的《英雄三生》《前途似锦》《一代风流》第一卷《三家巷》,六十年代的《乡下奇人》《在软席卧车里》,七十年代的《成功者的悲哀》,八十年代的《胆怯的孩子》《广语丝》等。这些作品中既有革命斗争等重大题材,也有生活故事等细小片段,但始终观照的是社会与人生的恒久课题,来源于历史演变、时代变迁和生活变化,多层次、深刻地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人民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纪念和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学习他坚持弘扬主旋律、积极表现社会核心价值的创作态度。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善于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营养,善于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中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主动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的前进要求相结合,把个人的内心感情和大众的共同呼唤相融合,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社会生活的绚丽图景,以充沛的激情塑造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象。 
    我们景仰欧阳山同志,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保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践行作家的神圣使命。欧阳山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磨炼意志品格、熔铸思想观念,促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根本的转变,自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地看待世界,严肃地看待人生,主动地接近群众,做到创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他上千万字的丰厚著作,汇集而言堪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艰苦曲折历程的文学记录,其中所塑造的一个个各阶级各阶层典型浸透了作家的真情实感。他对广东城乡风俗习惯、生活风尚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如关于除夕、花市、人日、端午、中秋、婚礼乃至服饰、饮食、玩耍等,无不刻得真实生动,阅读作品感觉犹如翻看广东生活百科全书。他的大量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精美的艺术享受。他创作的《高干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长篇小说,其中提到:“咱们先让少数人发一点财,随后多数人才能把钱拿出来交给合作社,随后多数人才会发财,多数人发了财,……才能够办工厂,才能够办生产事业……”这对于后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让先富的带动后富的,然后共同富裕”的政策,具有预言性的睿智和洞察力,证明了作家的文学创作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塑造人物,体验他们的冷暖,感受他们的爱恨,反映他们的意愿。学习欧阳山,就要学习他表现真善美、乐当群众贴心人的高尚情操。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善于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群众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学习他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高尚人格,牢记文学工作的社会责任,达到“德艺双馨”。 
    我们景仰欧阳山同志,是因为他继承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做到兼收并蓄又勇于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体现了艺术的不懈追求。欧阳山同志的文学作品,于质朴中见清新,于婉约中显苍劲,拥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独具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探究他艺术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善于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借鉴一切传统或外来形式,早期他学习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后来又学习过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最终接受革命现实主义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创作方法。在语言运用上,他借鉴过欧化语言,后来又倡导“古今中外法,东西南北调”,以汉族语言为基础,吸收方言、古语和外来语,将其融为一炉,使之成为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文学语言。他自五十年代开始至八十年代最终创作完成的五卷本鸿篇巨著《一代风流》,被誉为第一部描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史诗性作品,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丰碑享誉国内外文坛。在这部作品中,既有以普通话为中心的北方话,又有以粤语为特色的广州方言;还可以看到陕北方言、上海腔、北京土话等,而这几者又巧妙地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欧阳山式”的语言风格。此外《单眼虎》等粤语小说,也可见作家探索语言大众化的努力和实践效果。他毕生追求的两个目标:“一个是典型性格的问题,一个是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两个问题的成功解决,对文学创作后来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学习他眼观八方的视野、兼收并蓄的气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重视艺术形式、表现方法和创作技巧研究,广收各家之长、博采各地之精。学习欧阳山同志,就要充分发挥作家主观能动性和艺术想象力,善于把握生活主流,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挖掘民间文化丰厚资源,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尊重大众审美习惯,塑造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上形成鲜明的岭南特色、岭南风格、岭南气派。 
    我们景仰欧阳山同志,还在于他恪尽职责,高风亮节,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彰显了人生的崇高境界。欧阳山同志长期担任广东省作协领导职务,对推动广东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呕心沥血,建树颇多。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文革”结束后,为扭转广东文坛青黄不接状况,他多方奔走创办广东文学院。经中共广东省委、省委宣传部批准,文学院于1979年正式成立,面向全省抽调20多名以工农业余作家为主组成一支专业作家队伍,列入国家干部编制,在当时是全国最早建立了专业作家体制的省级作家协会,这无疑是一个创举。文学院建院之初,欧阳山就提出建院方针,即:要建立一支社会主义的有组织纪律的,特别能战斗的文学队伍。很荣幸,我本人就是广东文学院调进的第一批工农作家,有幸曾多次聆听欧阳山同志的教诲,终身受益。欧阳山同志不仅热情关心和培养青年作家成长,还善于团结广大作家,凝聚多方面的文学力量,与许许多多作家结下了深厚友情,赢得了老中青作家的广泛尊敬和爱戴。 
    欧阳山同志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告诉我们,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写作要充分考虑时代与文学、文学与人民、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发展等多重关系,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不畏艰辛,千锤百炼,不断攀登人生和艺术高峰。改革开放30年来,许许多多文学工作者以欧阳山同志为楷模,践行这些成功经验,事实证明是大有可为的。 
    岭南文化曾经孕育出以欧阳山同志等作家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家。我们由衷爱戴杰出作家欧阳山同志,深切景仰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重他为人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继往开来,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创造新世纪广东文学事业的新辉煌。(文学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廖红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