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ang >> 梁红玉 >> 正文

 

梁红玉的故事

击鼓战金山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3月的一天夜晚。
    西津渡宽阔的长江江面上月色朦胧,涛声阵阵。
    西津渡是京口(即今镇江)的一个古老的军港,依金山而立,与对岸的瓜洲渡相对。三国时,周瑜曾在这里驻扎东吴水师。刘备亲赴京口会见孙权商借北岸的荆州重镇江陵,也在这里登岸。
    京口雄踞于长江下游南岸,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与滔滔长江交汇。一年之前,金兵分东、中、西三路南下,前锋直指扬州。此时,正在扬州的宋高宗见各处警报纷至沓来,又听内侍报告称金兵已到郊外,来不及同臣僚们会商对策,就慌忙披甲乘马,驰出城外,在瓜州登上一叶小舟过江。金朝皇帝的四太子金兀术则引兵南下紧追不舍。宋高宗经京口、平江、临安(今杭州),再到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最后退到海边,将整个小朝廷载于几只楼船之中,在温州附近海面漂泊长达三四个月之久。金兀术在所经之处疯狂掳掠财物,纵火焚烧城池,及至饱欲之后,想及自己孤军深入已久,方将所掠的金帛财物装满数百车,取道京口北归。
    此时,浙西制置使韩世忠正驻守京口。韩世忠原先屯兵焦山,得知金兀术北归,料想他必定要抢占西津渡口。为拦截金兵,他募集海船百余艘自焦山,经西津渡,“进泊金山下”。或许是因为大战临近,尽管已是初春,原本长莺飞江花似火的京口呈现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金兀术率领数万大军到达京口之后,见江面布满战船,方知韩世忠已经在此守候。得知韩世忠只有八千兵马,并没有将韩世忠放在眼里,随即派使者向韩世忠下达战书,约定明日决战。韩世忠当即批准来书,同意决战。
    夜色越来越浓。此时,宋营将士明火执仗,磨刀擦枪,充满一片战斗气氛。一位顶雉束甲的女将站立船头,眼见金军船队扎下密密匝匝的营盘,船上的点点灯火,仿佛像一只只饿狼的眼睛。片刻,她才举步来到中军营帐。
    正在灯下翻阅兵书的韩世忠抬起头:“夫人巡营回来了?”
    梁红玉点头:“金虏已与我约定战期,元帅可有破敌良策?”
    韩世忠说:“此番金兀术南侵,掠州城,占临安,如今饱欲,欲归老巢,必定骄狂大意,只要我用兵得当,定能一战取胜!”
    梁红玉略作沉思说:“敌军不下十万,我只八千,如果硬拚,就是以一当十,恐怕也难占上风。妾思得一计,正想就教于元帅。”
    韩世忠望着梁红玉:“夫人请讲。”
    梁红玉缓缓说道:“明日决战时,可由妾管领中军,专任守御,只用炮弩射杀,不与敌交锋。届时妾在楼橹上竖旗击鼓,元帅领前后两队,只管视旗所向,闻鼓进兵,四面截杀。旗往东时向东,旗往西时向西。若能就此扫除敌兵,可免得他日再窥我江南了。”
    梁红玉话音未落,韩世忠高兴地猛一击掌:“夫人此计甚妙!不过金兀术诡计多端,他约日大战,必登高窥我虚实,我已先他派人去金山龙王庙埋伏了。”
    正说间,埋伏士兵押着两个番将进来,其中一个人身着红袍,口口声声说他是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韩世忠命士兵移近烛光,仔细一看,不觉勃然大怒,原来是个士兵假扮的金兀术。
    梁红玉心中也十分气愤,站起身说:“元帅,来日大战,定要扫荡金兵,活捉那个贼酋,保我大宋江山太平。所以,我想与元帅共立军令状,若中军有失,是我之罪;若水军有失,则为元帅失职!”
    韩世忠望着夫人那充满睿智的眼光,心底涌起一股暖流:“一言为定,望夫人多加小心!”
    大战前的平静是令人不安的。
    不安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又一个傍晚悄悄来临。宋军营中大桅杆前搭起一座十多丈高的楼台,台上安置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梁红玉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梁红玉的故事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