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清照 >> 正文

 

念奴娇 李清照

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
“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萧条”两句,言风雨闭
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
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被冷”两句,言懒
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
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
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
根据词意,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写的就是春日离情。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无人,令人伤感;兼以细雨斜风,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一句“重门须闭 ”,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这两句由斜风细雨,而想到宠柳娇花,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 。“萧条庭院”句在遣辞造句上,也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宠柳娇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见锤炼功夫。其中可以引申出这么一些意思 :春近寒食时节,垂柳繁花,犹得天宠,人来柳阴花下留连玩赏,花与柳便也如宠儿娇女,成为备受人们爱怜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宠爱为主体奈何临近寒食清明这种多雨季节,游赏不成,只好深闭重门 ,而花受风雨摧残,也在“恼人”之列。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险韵诗”,指用冷僻难押的字押韵做诗。“扶头酒”是饮后易醉的一种酒 。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 别是闲滋味”。一“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玉阑干慵倚”,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阑干慵倚,楼内寒深 ,枯坐更加愁闷,于是词人唯有恹恹入睡了。可是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托诸梦境;而梦乡新到,又被寒冷唤回。
其辗转难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 ,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虚虚实实,感人至深。
从“清露晨流 ”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此前,词清调苦 ,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从“重门须闭 ”,“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清照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念奴娇 李清照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渔家傲 李清照
    女教授称李清照好色好赌好酒引争议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简介
    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文化周"落幕 千名书法爱好者挥
    李清照研究专家学者畅谈清照文化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
    《中国历代名女》——一代词人李清照
    《一剪梅》与李清照词探析
    南歌子  作者:【李清照】
    评《李清照》:浩然正气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李清照 青玉案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孤雁儿 李清照
    李清照诗词赏析
    词·声声慢 宋·李清照
    词·永遇乐 宋·李清照
    词·如梦令 宋·李清照
    长寿乐 北宋·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北宋·李清照
    词·浣溪沙 北宋·李清照
    临江仙 北宋·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词·武陵春 北宋·李清照
    宋代女作家李清照
    丑奴儿 李清照
    点绛唇  李清照
    浪淘沙 李清照
    临江仙·梅 李清照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青玉案 李清照
    浣溪沙 李清照
    浣溪沙  李清照
    浪淘沙  李清照
    李清照 鹧鸪天
    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 失调名
    满庭芳 李清照
    易安诗全集
    集美貌才情于一身的李清照其实风流成
    李清照《门当户对》 康 震
    李清照怎么成了“酒色”之徒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新婚时故意猜疑丈夫 暗示自己
    学者称李清照是赌神酒鬼色女郎 “遗情
    【宋】李清照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念奴娇·春情
    【宋】李清照 如梦令
    【作者小传】:李清照
    行香子 诗词赏析
    【宋】李清照 一剪梅
    声声慢诗词赏析
    【宋】李清照 点绛唇
    【宋】李清照 永遇乐
    【宋】李清照 醉花阴
    【宋】李清照 声声慢
    一枝独放的清莲 叹服于李清照的个性美
    谈李清照
    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北宋)
    李清照:亦妻亦师亦友
    百脉泉与李清照(名家新作)
    茅威涛何英董柯娣“三朵金花”聚首《
    浣溪沙 诗词赏析
    【宋】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诗词赏析
    武陵春诗词赏析
    永遇乐 诗词赏析
    如梦令 诗词赏析
    孤雁儿诗词赏析
    玉楼春诗词赏析
    长寿乐诗词赏析
    点绛唇 诗词赏析
    点绛唇  诗词赏析
    蝶恋花 诗词赏析
    蝶恋花 离情诗词赏析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诗词赏析
    李清照全集
    绝句诗词赏析
    多丽诗词赏析
    浣溪沙  诗词赏析
    浣溪沙 诗词 赏析
    减字木兰花 诗词赏析
    临江仙 诗词赏析
    满庭芳 诗词赏析
    南歌子诗词赏析
    念奴娇诗词赏析
    菩萨蛮 诗词赏析
    菩萨蛮诗词赏析
    清平乐诗词赏析
    摊破浣溪沙诗词赏析
    【宋】李清照 武陵春
    小重山诗词赏析
    醉花阴诗词赏析
    一剪梅诗词赏析
    渔家傲诗词赏析
    怨王孙诗词赏析
    鹧鸪天 诗词赏析
    鹧鸪天  诗词赏析
    一剪梅 诗词赏析
    浣溪沙 诗词赏析
    题八咏楼诗词赏析
    盘点女词人李清照的十一大豪放事迹
    细腻香艳:解读李清照词中的闺房往事
    访漱玉祠与李清照故居
    如梦令 诗词赏析
    【宋】李清照 渔家傲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