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被杀冤案揭秘
|
宁都起义以后的季振同和黄中岳
26路军兵暴成功以后,几位主要功臣踌躇满志,决心好好打几个胜仗,再立新功。在随后的几次大战斗中,红5军团战功卓著…… 然而,对这支绝对不是“根正苗红”、而装备实力又远远优于原汤原汁红军的红5军团,红军高层领导人内心始终充满着高度的"革命警惕性"。 于是,事情很快就开始了变化。 1932年3月12曰,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决定混合组编红1方面军的3个军团。红5军团被一分为三: 5军团第15军编入第1军团;第14军编入第3军团;第13军和原第1军团的第3军组成新的第5军团。 这种把红5军团拆散混编的做法显然毫无道理,哪怕是傻瓜也能看出其中无法言明的真实目的。季振同仍是第5军团总指挥。肖劲光为政委,周子昆为参谋长。但季振同的心被深深地刺伤了。被人分割的痛苦折磨着季振同,要知道,国民党杂牌军将领最怕的,就是被人家把自己的队伍打散了,改编了。更让季振同痛苦的,是被人不信任和小心提防的耻辱。 我想,任何一位不是圣人的本书读者,假如处在季振同当年的位置上,恐怕也会如此。不仅季振同,季振同手下的军官们,以及广大的士兵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被那种警惕的目光折磨着……黄中岳(红15军军长)表现尤甚。他不愿离开季振同去红1军团。当然,最后他不能不服从军令。 紧接着,在组编的师以上干部配备上,季振同所提出的几个人选又被拒绝。1931年12月热血沸腾的季振同,在1932年温暖的3月里却不能不感到寒意逼人。他已经背叛了国民党,无法再回去。他没料到共产傥会不信任他。季振同再一次陷入两难之境。 恰在这时,向来与季振同感情甚笃的老上司冯玉祥,指示参谋长刘骥派胡景陶找上门来了。季振同得到消息后不敢随意,立刻告诉了政委肖劲光。肖劲光代季振同向中央请示该怎么办?苏区中央局同意季振同在于都县城与胡景陶会见。 不出季振同所料,胡景陶是来“劝谏”的。胡景陶带来了冯玉祥、刘骥等许多人写给季振同的信件。季振同拒绝了老上司、老朋友们的好意。季振同并非认定了“革命”。这位党龄不过半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原国民党旅长,根本还不知道“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哩! 但这位从河北沧州走出来的男人知道,一个男人如果如此出尔反尔,他还怎么在这世界上走?何况此刻他们全都在红军无形的包围之中? 胡景陶叹道:“异之兄,你会后悔的!” 季振同礼送胡景陶回来后,立即把所有的信件都交给了肖劲光。 晚上,季振同久久难眠…… 季振同在闭门苦思几天之后,终于作出了一个自认为两全之策的重大决定:出国去。 季振同对肖劲光说: “请中央放心,我季振同绝不会回到蒋介石那里去的,也不会回到冯老总那里去。我只要求批准我到苏联去学习军事。” 季振同要求辞职出国的事很快就被老部下们知道了。黄中岳、肖世俊等纷纷从各自驻地赶来劝阻。 这些伤了心的军人聚在一起,大发牢骚是不难想像的…… 4月下旬,中革军委终于批准了季振同的出国要求。 肖劲光主持召开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会。 季振同临走时把自己的战马和望远镜送给了肖劲光,并且主动把所有的东西都交了出来,包括他的手枪。 第二天,肖劲光亲自陪季振同一起去了中央所在地瑞金。 临别时,肖劲光紧紧握着季振同的手不想放…… 5月5曰,季振同来到了福建汀州。 季振同准备从这里化装潜往香港…… 季振同当然不可能知道,就在他到达汀州之时,他的老部下、红15军军长黄中岳正被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所逮捕。 那天上午,黄中岳正在南靖镇天后宫主持连以上干部会议。 一个排的马队突然冲进院中。 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带着荷枪实弹的战士走进了会场,宣布逮捕15军军长黄中岳、军参谋长肖世俊。 全场200多名干部,包括军政委左权,无不目瞪口呆。 左权回过神来,走上前,问那位部长: “为什么要抓黄军长?” 执行部长冷冷地说: “奉上级命令。” 谁敢阻拦保卫局的行动呢? 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军长和参谋长被五花大绑捆走了。 3天之后,还是这支武装马队,在汀州城逮捕了红5军团前总指挥季振同。 红15军副军长张少宜等9人随后也被逮捕。 他们被关押在瑞金叶坪北侧警戒森严的谢屋排村。 这里是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秘密监狱。 消息迅速传遍了赣南、闽西苏区。 如同万里晴空突然响起一颗炸雷,人们惊呆了: “季振同、黄中岳刚刚从国民傥里杀出来,怎么又一下子成了反革命呢?” 近100天的时间,在季振同们度日如年的煎熬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8月3曰,由中华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主持的“季黄反革命案”公审大会,在叶坪中央大厅拉开序幕。 法庭由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季振同,董振堂,黄中岳,赵博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被杀冤案揭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沧州革命人物---季振同 |
下一篇文章: 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