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历史纵深中表现了独特的乡村经验,在中国乡村书写的传统基础上开拓了一个比较新的区域。《乡谣》作出了一种“南方”的观察和想象:宏大的历史风云反复激荡,几十年间,一个名叫二祥的农民和他的乡亲们一起欢欣、悲愁,一种生活,一个世界经历急剧的变化,历史在个人经验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在《乡谣》的乡村世界里,我们感到依然有某种沉稳、恒常的秩序和结构在暗自运行,那是我们的江南,是千百年来顽强、机敏、热爱生活的江南,是在一次次的荒芜中重现繁华的江南,是更多地保存着对传统的记忆的江南,是有根的江南……在这个意义上,《乡谣》为我们的乡村书写提供了思想、感受和想象的新途径。
《乡谣》中的主人公二祥,是文学画廊中一个奇特的形象。这个人令你把握不定,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他都是失败者,但是,整部小说读完,回头看,你发现他其实是个成功者。这个人物让人想起阿Q,当我们把阿Q当作“国民性”的典型时,我们多少忽视了阿Q这个人物的具体性,忘记了他首先是个绍兴的农民;同时,现代文学以来的乡村书写实际上未能充分发展和扩充阿Q所蕴涵的复杂可能性,也就是说每一个后来的写作者本来都应该常常自问:阿Q现在怎样了?他在时间和和历史的激流中做何反应?我愿意相信,黄国荣曾经这样问过自己,结果他得以塑造出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和人性内容的人物。二祥是难以轻易分析、难以轻易归类的,当我们把他和阿Q对照时,我们能够感到他与阿Q的精神血缘,但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我们不得不用更复杂的尺度去看待他、体会他。
——青年评论家李敬泽(摘自人民日报《乡村世界的奇特人物》2003、11、4)
这三部作品,不仅是军队长篇小说创作的收获,也是整个创作界的一个重要收获。证明了国荣的文学实力,达到了三种境界。
一是达到了史诗的凝重。三部作品都是厚积薄发的。正像他自己所说,既是他的人生起点,也是他的文学之根。也许这一点,黄国荣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欺骗,没有误导,能够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生活的本色和原声。相信日子的艰辛,也相信日子的美好。能够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无障碍地过渡,这是一种境界。
二是写出了人物的心灵史。这也是一种境界。我觉得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灵是人物形象的三个层面,命运后面是性格,性格后面是心灵,我是这么看。只有揭示人物的心灵,才能很好地表现性格,很好地表现命运,莎士比亚时代就概括出来了。
三是形而上的充沛和自然流露。作品不是刻意去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把生活颠覆,搞得支离破碎。一部长篇,在叙述背后,总要让人得到一些东西。终极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有没有,是衡量一部作品艺术质量高下的一把尺子。他的作品有这个东西,而且流露得比较自然,让人感受,不是硬去耳啼面命。国荣他做人也是这样,非常本色。我们都很熟悉他的性格,他的作品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文艺报》常务副总编、评论家范咏戈(摘自科学时报《三段日子 三种境界》2003、9、25)
黄国荣的《乡谣》凝重、浑厚,有滋味,内涵丰富耐琢磨。有些小说很张扬,似乎顺时应世,在某种浪潮中很走红,也似乎很刺激,但经不起推敲,更耐不住琢磨,只能像浪花似的一闪而过。而《乡谣》虽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表面看没有重大的矛盾,也没有十分激烈的冲突,但很耐看,而且,越看越能琢磨出一些滋味,品味到人生的确很沉重,的确有许多苍凉和凄苦,有许多感伤与无奈。从而也就更加明晓“人生”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
虽然表面看描述的多是生活的失败者,尤其是《乡谣》中的汪二祥,在生活中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但透过这些人物的身影,作者黄国荣表现了平凡人生面对一次又一次打击的坚韧和顽强。成功固然令人羡慕,不过,没有在失败中倒下去,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仍然能够坚强站立,仍然保持人性光辉、人格尊严的人,更应该得到尊重。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被称为“民族脊梁的人,有的舍身求法,有的为民请命,也有的埋头苦干……”像汪二祥、古义宝、闻心源、莫望山这样没有表面风光的人,就称得上埋头苦干式的“民族脊梁”。因为从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我们民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生存韧性和永不放弃的发展信心。也正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延续、延伸和发展。所谓“仗义多是屠狗辈”,底层人生永远是传统道德的捍卫者和守护神。“活着”已经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那就更是不容易。表现了萎琐中的尊严、卑贱中的体面,从而不仅表现了“活着”的艰难和沉重,也表现了“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日子”虽然有点沉重,但只有将“日子”不断地过下去,才有希望和未来。
——评论家林为进(摘自上海文汇报《“人生”是上个沉甸甸的字眼》2003、9、28)
《乡谣》的读者来信从四面八方雪片般飞来,在近年来的当代文坛,这已经是不大多见的喜人现象。毫无疑问黄国荣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高手。读了“三谣”,古义宝、汪二样、莫望山、闻心源等一个个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令我们难以忘怀。所谓“谣”,自古以来就是反映民声,刺及时政的。黄国荣可以说是在相当开阔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生活的发展变迁,其中既有对时政弊端的指斥批判,更有对改革开放的呼唤,对社会进步的赞美和对除旧布新的时代精神的热忱讴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时代大环境,不仅给汪二祥这样干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带来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变,也给吉义宝、莫望山、闻心源们的人生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黄国荣对当代生活把握的敏锐之处和深刻之处就在于,他看清了变革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更认识到变革的过程却注定是艰难曲折的,因此,他特别注重他作品中主人公性格的丰实、人格的成长和精神的成熟,却从不轻易许以他们重重磨难之后便是一帆风顺的美好前景。恰恰相反,他赋予人物古人所谓“正人万山圈子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