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国荣同志的《兵谣》、《乡谣》等作品,尽管小说出版距今已相隔两年至五六年的时间,但今天读起这两部小说,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先进精神的震撼力,一种出色艺术创造的感染力和一些对文艺创作的有益启示。我认识黄国荣是从看小说《兵谣》开始的。当时看了《兵谣》就有一种受到震动的感觉,因为书中鲜明地表达出一种思想解放的精神,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种要脱离某种僵化的精神束缚健康成长的追求,而且也体现出一种“活的马克思主义”与形而上学理论的鲜明对照。它所描写的人物和故事触及到生活中很敏感的领域 ,抨击了形式主义弊端、脱离实际的虚假作风对工作、对事业、对人的成长造成的危害。而这种描写所表达的精神,所揭示的现象,不仅属于部队生活,对生活中的许多其它领域也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令人易生同感。这在当时长篇小说数量不断增多,但力作难求,特别是富有启示性、震撼力思想的长篇小说少见的时候,《兵谣》的出现,让人眼睛一亮。思想的震撼力和先锋性以及英雄形象塑造的独特性是《兵谣》的突出特点。这里的先锋性是说《兵谣》所表达的思想解放精神是新时期和今后长时期里,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主流精神。
《兵谣》对小说塑造英雄人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它既是紧密贴近现实,又不是概念化、简单化;既高扬崇高、理想、英雄主义,又是真实可信,与一般人的距离很近,有很强的感染力。与一般英雄塑造不同的是《兵谣》一是从批评的角度写英雄,二是从时时面对的生活中的某种诱惑中写英雄,三是在他生存环境的矛盾中写英雄,写他始终处在对他的两种不同的要求标准中。这些都和许多英雄塑造的写法不太一样,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写出了英雄内在的矛盾冲突,写出了人和生活的丰富性,从中蕴育出英雄最终站立起来的巨大力量。英雄没有简单化,读者的认识也因此没有简单化。“高大全”不好,不仅因为它不真实,也因为它违反美学规律,即顶点往往就是衰落的时候,最有感染力的往往是在不到顶点之时。
《乡谣》在人物塑造 上达到了作者创作中的一个高度,塑造了一个当代文学农民形象中少见的普通农民形象。小说对吴越农村的描写驾轻就熟,叙述语言更加放松,纯熟,更为生活化、地域化、性格化,反映出作者对吴越农村生活十分熟悉。风格上还有一种冷 幽默。小说十分可贵的是通过二祥和他的乡亲与小村的描写,生动反映出解放前后五十年的农村发展史,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挫折与进步的积极思考。一方面是极为丰富的生活性。十分有趣的滋味感,一方面又是巨大的历史感、苍桑感,二者结合得很自然。二祥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农民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中国老百姓的一个缩影,即受了许多苦,没有多大本事,但是始终有自然乐观的人生态度,坚持要用诚实劳动换取一点点微小幸福的理想。这种在困苦中对生活的坚持和追求,并不完全是阿Q精神,二祥性格中有自我安慰的成份,但更多是他的善良、诚恳、肯于出力的品格,其实是中国人可贵的生命顽强的人生态度。二祥的性格还反映出个人命运始终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小说里没有一个坏人,但是充满生活矛盾和人生转折,小到兄弟吃饭的矛盾,大到妻子离散的痛苦,直到大家生活都好转,都不是某个人的作用,这和许多描写苦难的小说经常设置一个或几个坏人也不一样,更历史唯 物地反映了环境决定人品,环境造就人格的真实情况。
《街谣》表现了一个文学中新的题材,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生活领域,图书发行业生活,有很强的现实感.。但《街谣》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明显要弱于《兵谣》和《乡谣》,.问题原因是《街谣》主要是写了事情和过程,而缺乏对人物的深入描写刻,,缺少一个鲜明的性格形象。而《兵谣》和《乡谣》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人物性格,小说的着力点,情节结构集中围绕着塑造一个很有个性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街谣》由于没有突出的性格,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三部作品的得失,反映了文学的最基本的规律,即文学不能脱离写人,只有努力塑造独特鲜明的性格,才可能产生佳作.
黄国荣的小说都是写小人物,普通人的,但是这些小人物,普通人的形象都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些小人物和作者对他们的刻画都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思想内涵,有一种对社会的深入思考,有一种对基层人民的关心。古义宝、二祥、,还有中篇小说《师道》中的乡村教师,都是如此,都是通过对小人物的病态和不幸,写出引起疗救和改革的愿望。这种笔直法令人想到鲁迅小说医人救国和中国现代小说 为人生的优良传统,反映出作者有艺术良知,有文学追求,不随波逐流的艺德。这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是十分可贵的。小康文艺的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这种更高层次就是需要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协调,精神世界要更丰富和更高尚。《乡谣》这样的作品是向着这个方向作的。.评论界过去对《乡谣》没有足够的关注,客观地说《乡谣》是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