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军
“最终要让一亩水稻的产值达到6000元至7000元,纯收入达到5000元!”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但却在一个人的科学实践中正渐渐变为现实。出此“狂言”的人便是胡学文,一个敢于挑战传统农业,让农民在科技种田中获得最大收益的人。
龙头企业与时俱进
胡学文是宁夏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我区著名的农业龙头企业,自2002年创办企业至今,已与青铜峡市瞿靖、叶升等6个乡(镇)62个村的2万多农户签订了18万亩的优质小麦、水稻种植订单合同,订单数量由最初的年产3000吨发展到现在的5万余吨,带动基地2万多农户每年增收2800多万元,户均增收1400多元。
“就图让农民富起来!”采访胡学文时,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订单农业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在青铜峡,富硒有机水稻可诠释这一命题。”胡学文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胡学文的自信是有依据的,这依据遍布每一个订单农户丰收喜悦的面孔。“过去,水稻每公斤卖到2块钱就不错了,而今年俺种的富硒有机水稻一公斤却卖到了6块钱。”青铜峡市瞿靖镇订单农户孙万银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老孙订单种植的5.5亩富硒有机水稻,亩均收入达到3300多元,仅水稻一项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
孙万银所说的富硒有机水稻是今年胡学文所在的塞外香公司试点种植的“农科843”新品种,胡学文介绍,该品种是公司与自治区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而出,由泰国香米与宁夏大米嫁接而成,米质优良,既有泰国香米的芳香,又有宁夏大米的饱满莹润,市场价一公斤卖到30元。这一品种填补了我区没有高档香米的空白,自该产品问世以来,备受市场青睐。产品远销北京、西安、南昌等大中城市,并成功打入区内外部分高档酒店。
孜孜追求高端特色
胡学文这位土生土长的宁夏汉子自创办企业以来,一直致力于优质订单水稻新品种技术推广。自2004年起,公司与自治区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合作,在青铜峡市瞿靖镇瞿靖村建立了300亩新品种展示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0.5%作为科技研发基金,用于新品种的研发工作。从日本、泰国等国家和辽宁、黑龙江等地引进34个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整块示范和大面积梯度展示推广,筛选推广种植新品种十多个。如今让他欣慰的是:企业订单水稻、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而今年试验种植的5000亩富硒有机水稻到明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后,届时将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高品质决定高价位,知名品牌则撬动了宁夏 ‘高端特色’农业发展。”胡学文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优良的标准是什么?他认为,规范农业生产行为,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迈过去的一道“门槛”;而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农业,成为跨过这道门槛的“金钥匙”。
通过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与农户签订定购合同,让农户通过科学种植的方法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依照订单合同,优质小麦按高于市场价的5%收购,优质水稻按高于市场价的15%至40%收购,每亩优质稻麦比普通稻麦多收入300多元。通过多年摸索实践,他还将订单农业初步构建起“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机制。
对于新品种的推广,胡学文有点“犟”脾气。今年公司在青铜峡市瞿靖镇瞿靖村进行订单试验种植富硒有机水稻时,村民们都不理解,生怕新品种不一定带来好收成。他来到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对村民们拍着胸脯说:“请大家相信,赔了算我的!”结果,秋收后村民们个个赚得盆满钵盈。村民李明成家的6亩水稻按照公司要求,从育苗、播种、施肥到喷药、收割等环节,全部由技术员指导实施标准化生产,当年收入1.8万元。
有人给胡学文泼冷水说:“你整天和农民打交道,还垫着钱操心农民搞种植图啥?”胡学文说:“我就觉得订单农业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图什么?就图让农民富起来,对得起咱龙头企业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