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校的ftp下载了《雍正王朝》来看。说来惭愧,诸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很火的历史剧俺一直都没看过,有点不像学历史的人哈^_^。不过,我觉得对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人物实在是说得太多了,所以今天就讲讲道光皇帝吧。^_^)
清代十一朝,可以把嘉庆帝统治时期(1796-1821)作为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我们注意到嘉庆以前的清朝天子是何等的威风凛凛,之后的皇子皇孙则显出萎靡不振之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最高统治者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尤其是专制年代,更是如此。
据一个同时代的传教士说,道光帝旻宁是一个“个子矮小,形容枯槁,寡言鲜语,样子安详”的人。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不自信和不快乐的皇帝。他1821年登基时已是38岁,面对的是江河日下的清王朝,而背负着的则是祖辈们曾经的辉煌。尤其是他的祖父乾隆,在位60年,国内长期保持和平,且有剿灭边疆叛乱的“十大武功”。乾隆树立的是难以逾越的标准。同时也留下了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长期的稳定,人口实际增长了一倍,而没有相应地扩充政府的行政机构,边疆的安宁也并没有解决国内的实际问题。继“十大武功”之后是9年的“白莲教”起义、乾隆之治艰巨得令人难以为继,难于清理。如果说镇压白莲教起义已使嘉庆帝感到了统治的艰难的话,那么面临海外敌人的入侵,道光帝表现出惊慌无措、举棋不定也就不足为奇。因为他的祖辈并没有留下多少这方面的有效经验,他只能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道光皇帝,我们用“胸无成竹、摇摆不定、喜怒无常”这些词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他突然下令禁烟,重用林则徐。当英国动怒,进犯定海时,道光帝又动摇了当初的抵抗政策,派琦善谈判退敌。同时,以“办理不善”的罪名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当琦善的投降并不顺手,且遭到广泛指责时,道光又恼羞成怒,立即下诏对英宣战,并将琦善革职拿问……总之就是和战不定、朝令夕改。正是从这样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内心的惶恐与无助。当皇帝不易,当内忧外患王朝的皇帝更不易。因为在历史的必然趋势面前,个人的愿望和努力往往是不堪重任的。作为天子,他的某些命令关乎整个朝廷、国家的命运,这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了。考虑到这些,对于道光皇帝,我们在怒其不争时,是否也要哀其不幸呢?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道光皇帝的私生活是相当严谨的。他忠实于皇后,而且在家庭事务方面也颇让人称道。对于朝政,他也是勤奋有加的,黎明即起办公。这让我想起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的勤勉,而他的勤勉换来的却是上吊自杀的结局。
……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历史舞台上的悲剧演员,无法改变自身悲剧性的命运。而历史这场戏的导演是谁呢?是“历史的必然性趋势或规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