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李白的游仙诗

李白自己说他“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感遇》其五),又说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的确,李白一生热衷游山玩水,寻仙访道,祖国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几乎都曾有过他的足迹,也留下了他为数不少的游仙诗。品读这类迷离恍惚、神奇怪异的游仙诗,我们会对浪漫李白有一个更真切的了解。

李白游仙诗的特点之一是仙化山水,幻化想象,营造空灵缥缈的境界,表达式诗人对仙道生活的景仰和追求。最有代表性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当推《游泰山六首》,这六首诗,几乎每一首都有神仙境界的描写。第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蓬瀛,是传说中的两座仙山,即蓬莱和瀛洲。金银台,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住的地方,用黄金白银铸成,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玉女,是仙女,长得如花似玉,妩媚迷人。九垓,即九重云霄至高处。流霞杯,仙人用的酒杯,流光溢彩,灿如云霞。诗歌大意是说:诗人登上泰山,极目远眺,可以望见仙山蓬莱和瀛洲,似有若无,时隐时现;也可以想象得到金碧辉煌,光芒四射的金银台阁。忽然间,一声长啸,天门大开,万里清风,扑面而来。这时,有四五个仙女从九天之上飘下来,她们彩带飘拂,舞袖生风,美目流盼,笑逐颜开,纤纤玉手给我递上盛满琼浆玉液的酒杯。艳姿丽容和芳香美酒一样令人心醉。看,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第二首写他遇到“方瞳”的“羽人”(即仙人,传说八百岁的眼珠呈方形),那老仙人送给他一种“鸟迹书”,即文字非常古老难懂的仙书。第四首写他登上日观峰时所见到的奇境以后,结尾写道:“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第五首结尾写道:“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安期,仙人。玉液,道家烧炼的所谓仙液。)诸如此类的诗作,通过想象和联想,把神仙世界描绘得神奇美妙,光彩夺目,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实际上非常吻合诗人崇道信神,寻仙访道的心理。

李白游仙诗的特点之二是美化仙境,暗批现实,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之愤。《西上莲花山》(古风第十九)很能说明问题,诗歌是这样写的:“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此诗写于安史叛军攻陷长安之后,首先描绘了一个神奇美妙的神仙世界:“我”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山时,远远就看见了明星仙女,她纤纤玉手拿着粉红的芙蓉,穿着云霓样的衣裙,拖着宽大的彩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她热情地邀请“我”到华山的云台峰,拜见仙人卫叔卿。卫叔卿欣然带着“我”要飞向仙宫去。瞧,这是多么快意的神仙世界!高蹈尘外,洁净美好,令人神往。诗歌写到这里,突然来一个大转折。正当“我”跟着卫叔卿恍恍惚惚地飞向太空的时候,“我”俯视人间,看到洛阳一带正被叛军肆虐蹂躏,生灵涂炭,血流遍野,而那些豺狼虎豹一般的安史叛军正趾高气扬,把持朝政。诗歌写到这里,就煞尾了,给读者留下了思索想象的空间。综合全诗来看,诗人意在将美好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叛乱者的无比憎恶,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整个豺狼当道,人民遭殃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显然,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此外,还须注意的是,拜见仙人卫叔卿,这也是深有用意的。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以为皇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但汉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这里暗暗关合着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宝初年,诗人不也是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帝阙的吗?而终未为玄宗所重用,三年后遭谗离京。可以想象李白的飘逸高举之中颇有几分志士不遇的悲愤。

李白游仙诗的特点之三是想象夸饰,神化仙境,表达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心声。《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一个描绘仙境的片断很典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电闪雷鸣之际,地崩山裂之时,石门中开,一个辉煌灿烂的洞天福地出现在诗人面前。这个世界烟雾缭绕,幽深无底,日月辉映,金碧耀眼。群仙列队纷至沓来,他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龙虎为之奏乐,鸾凤为之驾车,欢歌曼舞,兴高采烈。诗人置身其中,与群仙联欢,与神灵默会,忘却了世俗的名僵利锁、诡诈心机,褪尽了人间的污秽浊臭、私心杂念,尽情享受人间没有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是诗人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啊。在人间活得很累很苦而且倍受压抑的李白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界找到了解放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李白高兴,我们也因为分享了他的浪漫情思而格外高兴。

 

 

 

相关人物

安庆绪  安禄山  阿史那默啜  阿史那社尔  白行简  白居易  白法信   杜牧  杜甫  杜夔  高适  高欢  高颎  高侃  高骈  高仙芝  高力士  贺知章  韩愈  李隆基  李元昊  李忱  李纯  祖咏  张旭  郑仁泰  张巡  元谐  杨广  杨炎  杨坚  杨玄感  杨国忠  杨玉环  杨忠  王叔和  王君  王浚  唐文宗  唐玄宗  史思明  史弥远  裴度

相关文章

夜宿山寺英文译文   古诗词三首(A、B案)  古诗两首   李白   古诗两首课文研讨  古诗词三首分析   《赠汪伦》   李白诗35首赏析   李白生平事迹表   李白的游仙诗   《朝发白帝城》的三重宣示意义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   千年的山月——李白《峨眉山月》赏析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行路难》简析   读忆秦娥   李白的诗   深情厚意 壮志雄怀——谈李白的离别诗   《静夜思》赏析   《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诗精选   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色彩   李白生平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的诗歌个性   李白传   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赏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菩萨蛮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山中问答》赏析   李白简介   李白(公元701-763年)   【琴曲歌辞·双燕离】李白   【琴曲歌辞·雉朝飞操】李白   【舞曲歌辞·白鸠辞】李白   【舞曲歌辞·独漉篇】李白   【相和歌辞·凤台曲】李白   【舞曲歌辞·白纻辞】李白   【相和歌辞·君道曲】李白   【舞曲歌辞·东海有勇妇】李白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渡荆门送别   夜思   怨情   李白的诗   【相和歌辞·湖边采莲妇】李白   【相和歌辞·上云乐】李白   【相和歌辞·凤吹笙曲】李白   【相和歌辞·阳春歌】李白   【相和歌辞·大堤曲】李白   【相和歌辞·杨叛儿】李白   【相和歌辞·采莲曲】李白   【相和歌辞·乌栖曲】李白   相和歌辞·丁督护歌   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春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李)   《望天门山》说课稿   以读促悟,披文入情——《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