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李白

(701~762) 唐代大诗人。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蜀中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少年时代在家乡匡山刻苦攻读,熟研经史旁及百家亲书,兼习剑术。二十岁游成都及峨眉山等处名胜,以诗文见赏于世。二十五岁经三峡出蜀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还憩云梦。留居安陆(今属湖北)时,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数年后北游龙门,至洛阳、上太原,复往东鲁,南下会稽。在漫游中,广泛结交地方官吏及著名隐士道人。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四十二岁,经道士吴筠推荐,被皇帝征召赴长安,任翰林院供奉,后被疏远,乃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又开始漫游生活。第二次漫游盘桓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时间最久,又往返于东鲁以及江南各地,并一度到达幽州,目睹了安禄山势力坐大。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于次年参加永王李璘水军。在唐朝皇室的内部斗争中,永王兵败,他坐系浔阳狱。经御史中丞宋若思等营救出狱,又投入宋若思幕府参谋军事,欲赴河南抗战,随军到了武昌(今湖北鄂城)。肃宗至德二载(757),终因追随李璘之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流放途中,行至巫山,遇赦获释。晚年流落于襄汉及江淮一带。六十一岁在金陵,闻李光弼统率大军出镇临淮,仍以多病之身请缨从军,半道病发而还,第二年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后世有李白醉后入水捉月淹死之说,不足为信。

 

李白的创作以两年供奉翰林为转折,主要成就体现在后期诗作。前期的诗尚缺乏社会内容。离开长安之后,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并有了和最高统治集团直接接触的经验,陆续写出了《行路难》、《鸣皋歌送岑徵君》、《玉壶吟》、《雪谗诗赠友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书情赠蔡舍人雄》以及《梁甫吟》、《远别离》等一系列政治抒情诗,对宫廷腐败进行了大胆揭露,并预言唐帝国大难将临。在天宝年间,唯独李白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具有这种政治敏感。诗人既不愿同流合污,亦不愿独善一身,这种矛盾使他怀才不遇的抒情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这一特色也表现在《将进酒》、《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蜀道难》、《横江词》等许多以饮酒、游仙和歌咏山水为题材的诗篇中。安史之乱爆发后,名篇有《猛虎行》、《永王东巡歌》、《万愤词》、《赠张相镐》、《流夜郎闻酺不预》、《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闻李太尉大举秦兵出征东南》等,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九土横溃和生民涂炭的悲惨景象,同时对唐统治看的昏庸、自私与无能提出了愤怒谴责。这时盛唐诗坛已归于沉寂,用诗歌反映这场历史浩劫的主要有李白和杜甫。李白还有另一类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政治色彩淡薄,多以吟咏山水、抒发羁旅别情或反映他和下层社会的接触为内容,名篇如《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望庐山瀑布》、《秋浦歌》、《赠汪伦》、《哭宣城善酿纪叟》、《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这类诗作风格清新隽永,显示了诗人天真恳挚的性格,富于生活情趣,同样是李白诗歌中的重要部分。

 

李白是屈原之后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傲视权贵和敢于反抗的性格深受历代读者喜爱。李白相当全面地继承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受庄子散文和屈原影响最大。他还善于从民间乐府汲取营养。李白的诗作感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他最擅长乐府歌行,近体则以七绝和五律著称。今存李白诗共一千余首,另有赋八篇,文六十余篇。李白集向无编年,传世注本有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朱谏《李诗辨疑》、胡震亨《李诗通》、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及1980年上海古藉出版社所出,由瞿蜕园、朱金城校注的《李白集校注》。

 

 

 

 

相关人物

安庆绪  安禄山  阿史那默啜  阿史那社尔  白行简  白居易  白法信   杜牧  杜甫  杜夔  高适  高欢  高颎  高侃  高骈  高仙芝  高力士  贺知章  韩愈  李隆基  李元昊  李忱  李纯  祖咏  张旭  郑仁泰  张巡  元谐  杨广  杨炎  杨坚  杨玄感  杨国忠  杨玉环  杨忠  王叔和  王君  王浚  唐文宗  唐玄宗  史思明  史弥远  裴度

相关文章

夜宿山寺英文译文   古诗词三首(A、B案)  古诗两首   《赠汪伦》   古诗两首课文研讨  古诗词三首分析   《山中问答》赏析   李白诗35首赏析   李白生平事迹表   李白的游仙诗   《朝发白帝城》的三重宣示意义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   千年的山月——李白《峨眉山月》赏析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行路难》简析   读忆秦娥   李白的诗   深情厚意 壮志雄怀——谈李白的离别诗   《静夜思》赏析   《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诗精选   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色彩   李白生平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的诗歌个性   李白传   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赏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菩萨蛮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李白简介   李白(公元701-763年)   【琴曲歌辞·双燕离】李白   【琴曲歌辞·雉朝飞操】李白   【舞曲歌辞·白鸠辞】李白   【舞曲歌辞·独漉篇】李白   【相和歌辞·凤台曲】李白   【舞曲歌辞·白纻辞】李白   【相和歌辞·君道曲】李白   【舞曲歌辞·东海有勇妇】李白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渡荆门送别   夜思   怨情   李白的诗   【相和歌辞·湖边采莲妇】李白   【相和歌辞·上云乐】李白   【相和歌辞·凤吹笙曲】李白   【相和歌辞·阳春歌】李白   【相和歌辞·大堤曲】李白   【相和歌辞·杨叛儿】李白   【相和歌辞·采莲曲】李白   【相和歌辞·乌栖曲】李白   相和歌辞·丁督护歌   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春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李)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李)   《望天门山》说课稿   以读促悟,披文入情——《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