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受到亲情的教育,懂得珍惜亲情,关爱老人。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送给奶奶的阳光》。本单元以“亲情与关爱”为主题,人性美充盈其中。而《送给奶奶的阳光》一课不仅体现了亲情,更张扬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美德。
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关爱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感悟。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孩子理解文本、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导向作用。
本课教学打破层层追问的教学方式,采用朗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运用有效的评价语言贯穿全文教学。例如:第三自然段的朗读指导,提问你们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在指名学生朗读后,我给予学生这样的肯定:通过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田野,谢谢你!;我们要感谢吴亦凡又一次带领我们领略了田野美丽的风光。激励学生在读中感受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田野的美丽。其次,在指导朗读奶奶与鹿儿的对话中,学生体会着读奶奶总是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一句时,我根据学生不同的语气给予不同的评价:我听出了奶奶的痛苦;听出了奶奶的无奈;听出了奶奶的渴望等。当学生读到:“奶奶,奶奶,我从田野里给您带来礼物了!您瞧,这是阳光!”于是随机评价:真是一个喜悦的鹿儿;一个高兴的鹿儿;一个开心的鹿儿;一个兴奋的鹿儿;一个着急的鹿儿……随后鹿儿因为裙子里的阳光找不到了而急得差点哭出声来时,通过学生对这段个性化的朗读我送给孩子们这样一句话:你很懊丧(失望、疑惑、着急)是吗?整节课通过自己读、想象着读、看着画面读、分角色读、体会着读、品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鹿儿和奶奶的心理,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中引领学生真正走到人物的心里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合理把握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注重孩子个性化的朗读,切实让每种朗读方法落到实处。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准确性、及时性、导向性的作用,引导学生更深入人物的内心,更好的理解、体会文章的主旨。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送给奶奶的阳光》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识字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因为从读文识字,到带音认字,到交流识字方式,再到单独识字,整个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理解词语方面,我通过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兴趣浓厚,而且理解也很到位。
再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与学生的学,本着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信念,以读为主线,遵循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原则,从字、词、句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总体来说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本课教学从疑入手。
在这节课的开头,学生质疑:“为什么要送给奶奶阳光?”设置悬念,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通过研究学生理解到,奶奶因为身体的原因使她非常渴望见到阳光,而且阳光又如此之美,于是鹿儿才产生了送给奶奶阳光的想法。紧接着老师又提出了疑问:“鹿儿送给奶奶的阳光,奶奶收到了吗?”这个有争议的,能引发矛盾,也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让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些疑问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灵活巧妙,适度拓展应用。词语的理解做到了“词不离句”。如让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通过“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这些问题自然引出“芬芳扑鼻、唧唧喳喳、沐浴、灿烂”等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灵活多样。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顺畅自然,不露痕迹。
三、读的训练目的性强,有层次,感情朗读指导到位。
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美美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间真情,在读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四、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本课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设计了多次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对文章中心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