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角色演读
1、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勤劳、能干、聪明、智慧、合作、齐心协力)(在说的过程中相机分配角色)
2、指名分角色朗读小袋鼠,小象、小野猪的话,(贴上小动物胸贴上台表演)其余的小朋友读旁白。
四、总结课文
1、小朋友们演得真好,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出示相关句子)。
2、团结就是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读一读,说说意思。)
五、课外拓展
让我们再次见证团结的力量!
1.当年,三个小伙伴一同栽树,一同辛勤培育。几年过去了,原来他们栽下的是一棵苹果树,瞧,苹果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粗,苹果结得又大又红)。三个小伙伴看到满树的苹果口水都流下来了,他们一起来到苹果树下摘苹果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提问怎么办?)
2.出示句式填一填,连起来读一读
没有 怎么办? 说:“ 。” 用 。
4、他们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小朋友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仿照课文中的样子,你就是一个小作家了!
六、学习生字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齐心合力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看看伙伴两个字怎么写?
1、 出示生字,学生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单人旁)
2、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自主识记生字)
3、 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单人旁和火、半在一起的时候要谦让一些,写得窄写,火写得宽些,伴的写法和伙一样,都是左窄右宽。)
鄂教版《三个小伙伴》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课文的几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主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需要创设一个体现个性化的、自主的、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相对较小,生活阅历简单,所以在板书时利用图片代替文字的方式,这样表现的更直观、更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实施效果反应这样的方法很有效,孩子们不但明白了种树需要用到的工具,而且对所需工具有了视觉上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了生活。
其次,现代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体会课文,因而,课前利用谜语把学生分为不同角色的小队,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放松,另外为了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投入课文当中。
第三、新课改指出:读书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适应现代教学,在本课之中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法。比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受到启迪。另外孩子们通过朗读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课文,而且有的孩子在朗读练习中也达到了背诵的要求。
第四、由于本课内容较长,为了给大家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把识字部分放在第二课时讲解,这样能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本课,感知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伙和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读书感悟三个小伙伴是怎样把小树种好的,明白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2、在读好的基础上,学会表演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我们的老朋友请到了教室,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贴图)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出示词语)硬硬的嘴巴 一个皮口袋 长长的鼻子
锄头 树坑 箩筐 肥料 水桶 浇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