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
教学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公园路小学 何 平 上完本节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投入使我欣喜;而我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课文的教学更使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只有开发了学生的主体力量,让他们感悟到了知识的真谛,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一、课堂结构主体化 1、整堂课问题主要让学生提,以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 支玉恒老师就“带着问题读”曾撰文于《小学语文教学》,从主体性发展的角度对“带着问题读”作出反思,主张问题让学生提。本教例,我没有直接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性的问题,并且,在学生质疑后,还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提练出两个主要问题,这无疑训练了学生“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 例: 就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生:罗丹修改什么样的塑像? 生:他干吗要修改塑像?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生: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师:他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位同学的要好多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加上了课题──“全神贯注”,这样就好多了。 生:我还有个问题要提,修改后,塑像成了什么样? 生: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中,哪几个问题最重要? 生:“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这两个问题最重要。” 2、“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所以我在教《全神贯注》主要方法就是读书,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表演出来,我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 例: 师: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描写,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半个句子。读一读,划下来。好好体会体会(学生读、划) 生:老师,我来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跟他划的一样的请站起来。(十多位同学站了起来) 师:(问刚才读句的那位同学)你为什么对这处描写感兴趣? 生:我觉得罗丹修改塑像时非常认真,入迷了。 师:用课题来说就是── 生:全神贯注。 生:我觉得罗丹聚精会神地,非要把塑像修改好不可,把一切都忘了。这是全神贯注。 师:他心目中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忘记,是什么? 生:女塑像。 师:此刻,罗丹心中有且只有塑像。可见──(学生接:他在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师:还有划别处的吗? 生:(读)“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师:你能把它读好些吗?先听我读(师范读) 生:(再读后说)我觉得很有触感。(生笑) 师:你看,同学们都笑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很有感触,因为罗丹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塑像修改好了,轻轻吁了口气(生做吁气的样子,双手一摆,一副轻松的样子),(老师接:说明他这时──)心情很轻松,很舒服。 师:你能读出罗丹开心、舒服的感觉来吗? (生很有语感地读句:“过了一个多小时……轻轻地吁了口气”) 师:读得很好。我们也像他一样地读出舒服、开心的感觉来,好吗?(生齐读:“过了一个多小时……轻轻地吁了口气”) 师:还有哪处描写是你感兴趣的? 生:“罗丹一会儿上前……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师:为什么感兴趣? 生:我觉得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挺好玩的。 师:挺好玩的!(生笑)是不是挺好玩的? 生: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是看塑像有哪些毛病。 师生:上前看,是看──(学生接:细微的毛病),往后退,是为了看──(学生接:整体),向前往后都是为了把塑像修改得──(学生接:更完美)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一刻钟过去了……情绪更加流动。”我从“半个多小时”看出罗丹很有耐心。 生:罗丹情绪激动,时间越长干得越有劲,更加说明罗丹干得入迷,是全神贯注。 师:还有其它句子吗?(生沉默)“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老师自言自语地)跟谁说悄悄话呢? 生:他是在自言自语。 师:为什么不是跟茨威格说悄悄话? 生:因为茨威格站到一边去了。 师:让学生表演:学生走到讲台前,对着图片上的塑像,模仿起罗丹说话的动作、神态)整体上看还可以,左肩也不偏了,就是鼻子高了点儿,脸上……? (该生表演后,又有两个学生争着表演读说)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说明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罗丹的全神贯注。 本教例体现了主体试探究这一主题思想,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问,大胆地读,大胆地演,真正实现了“脑、手、眼、口”等多种感官的解放,特别是体会罗丹“入迷痴笑”的那句话,我只是幽默的提醒学生“你们都被塑像迷住了!”简单的一句话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意识和潜能,开发了学生内在的主体力量,自己体会到了“痴笑”,读出了“痴迷”。在我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撞击出课堂教学生命火花。 二、教学目标人本化定位 以人为本是这堂课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的环节上。关注所有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们各抒己见,清绪高涨,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例: 在小组合作学习“体会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时,我请组长组织组员选择喜欢的方法采用“连锁式”讨论方法:组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对词句的理解,最后由小组长归纳。使小组中的每一人心中都充满使命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请4位同学都来向全班汇报,给回答精彩的小组加分。学生们或朗读,或表演,或议论,或想象,在一番探究之后,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课堂上涌现了活力,可谓一举多得。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果学生在上了我的课后,没有感到他想知道的比我对他讲的多得多的话,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变成一种追求,没有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的话,就是说课堂上的教育目的没有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堂课激发了学生爱语文的情趣,训练学生学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习惯。由此可见,虽然“告诉”是最简单的、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告诉”,它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全神贯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教学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教学《全神贯注》有感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语文课堂观察──读中有感,感中发现──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
下一篇文章: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