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苏教版老山界教案




  傍晚(天色晚了) 瑶家 红军 攀谈 ,贴标语,吃粥,烧水喝
  天黑 山脚 红军 继续爬山
  夜里 山路上 红军 露宿
  半夜 山路上 “我” 被冻醒,看夜景
  第二天黎明以后 山路 红军 抢饭吃,边爬山边写标语,帮助伤病员,与敌人开火
   下午 山顶,下山至宿营地 红军 看景致,煮粥吃
  
  B、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
     1、使文章脉络清楚
   2、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3、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C、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第二层:(12—33)红军翻越老山界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34):写作者的感受。
  
  
  三、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探究,理清主旨。
  1、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勾写红军翻山艰难的语句,用如“走路难”三字的形式概括几难(还有“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学生讨论: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归纳: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请同学思考:这些红军战士们是凭借什么样的精神最终战胜这么巨大的困难的?
  明确: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四、感悟、延伸: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从红军战士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读全文,重点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边阅读、边思考、边勾关键词语。
  2、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值得推敲?找出来,多读一读,体会一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速读课文,找出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用。
  1、局部揣摩景物描写:
  (1)分析第13段描写
  ①“奇观”是指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请加以揣摩: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 “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③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表现了红军怎样地精神?
  (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分析第23节景物描写:
  ①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缀”字传神而又具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
  勾关键词:逼、刺入、更卷、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
  ②这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起什么作用?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矗立”,形象的说明困难像拦路虎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的长征必胜的信念。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之多;“野马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骨;“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波涛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非常形象地写出山景之美,表现红军战士的乐观情怀。
  ③“天上……几堆火没有熄”,用了定点观察地方法,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景的?
  (由远及近,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视线:仰视、平视、环视。)
  ④此处描写的作用。
   小结: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溢,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3)分析第32节景物描写的作用: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三、问题探究:
  1、文章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困难,对于中心的表达有何作用?
  2、次日黎明攀越雷公岩时,作者记述了红军战士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场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
  3、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四、品味语言:
  1、第24节“抢一碗饭就吃”句中,“抢”字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2、第29节“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句中的“鼓”改为“凭”可以吗?
  3、第30节“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一句怎么理解?
  五、总结全文:
  1、主旨---本文具体的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写作特点---①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
   ②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中心。
  六、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第23节。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苏教版老山界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