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D >> 地球爷爷的手 >> 正文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我在《地球爷爷的手》一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一个主话题“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

  2、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3、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能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教学准备】

  CAI课件、磁铁、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话题

  1、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猴和小兔这一对好朋友,小猴想请小兔吃桃子,那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小猴家的桃园摘桃子吧!出发了!(学生做动作)

  2、复习巩固。

    师:去桃园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读准了河里的这些词语朋友,我们就能顺利过河了。自己先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自由读—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略学第3小节。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顺利走过了小河,来到了桃园,你看到了什么呀?(出示桃子图)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你会怎么想呢?(出示第3小节)随机读──齐读这一小节。

  4、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地球爷爷就用它的大手帮我们把桃子摘下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揭题): 31、地球爷爷的手

  5、回顾话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地球爷爷的话中知道了地球爷爷有手而且……(引读第10小节)板书:地心引力。
  二、初识地心引力,读文感悟(学习4~9小节)

  1、师: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4~9小节,找一找吧!(围绕话题研读)

  2、反馈: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爷爷有手呀?(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3、师:小朋友真能干,读了一遍课文就能从小猴摘桃子这件事中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那现在你想不想来当当故事中的这只小猴,读读它的话呀?(出示第4小节)

  4、师:(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呢?从哪里看出它有礼貌啊?你愿意有礼貌地来读读吗?我们一起来当当这只有礼貌的小猴吧!(齐读)

  5、师:小猴的话刚说完,果然有几只桃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动演示)这下小兔可高兴了,连忙对着猴伯伯说──(生接读:“猴伯伯,谢谢您!”)出示第5小节 。

  5、师:小兔会怎样对猴伯伯说呢?──出示句式:小兔( )说:“猴伯伯,谢谢您!”(同桌先互相说说──指名说)

  6、师:这些掉下来的桃子是不是猴伯伯摘的呢?(出示第5小节)请你读读这一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那你能来读读吗?

  7、师:难怪猴爸爸会笑着说:“……(引读第7小节出示)猴爸爸的这句话让小猴和小兔觉得可奇怪了。(出示8~9小节)那现在谁想当当小猴?谁又想来当当小兔呢?(读完追问:小猴和小兔你们为什么这样读呀?想不想带上头饰读啊?(同桌分角色读读8~9小节──指名带头饰读──评议: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啊?)

  8、 课间操《小猴子摘桃子》: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动一动吧!
三、再识地心引力,拓展想象(深入学习第10小节)

  1、师:小猴和小兔觉得很奇怪,我们小朋友可聪明了,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那就请你再来读读课文的第10小节,看看你还能读明白什么?

  2、(出示第10小节)反馈: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还读明白了什么呀?

    师:小朋友真会读书,那地心引力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磁铁和回形针,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是引力好吗?

  3、 理解“引力”和“地心引力”。

   ⑴ “引力”:(教师做磁铁靠近回形针的实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谁也想上来试试看啊?(指名实验说说有什么发现?)师小结:当磁铁靠近回形针时,磁铁会产生一种力,能把回形针牢牢地吸住,磁铁产生的这种力就叫引力。

   ⑵ 那什么是“地心引力”呢?(请你看这幅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呀?)

   ⑶ 师总结“地心引力”: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磁铁大很多倍,能吸住地球上的一切事物,这种里就叫地心引力。正因为有了地心引力,这只小兔才能稳稳地站在地球上而不掉下去。

  4、师:那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地心引力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呀?(看录象)

  5、(出示第10小节)师:现在你觉得地心引力重要吗?那你想不想来当当这位了不起的地球爷爷啊?(指名读──评议,谁也想读?──师生接读)

  6、师:小朋友,你们也很了不起,读得真棒!那地球爷爷的大手是不是只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让踢到半空的足球落下来呢?(不是)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那你还能不能举出一些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例子吗?(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指名说)反馈 。

  7、出示四幅图,请你看看这几幅图,能不能用上这个句式把话说得更好听?(出示句式: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能让 还能让 。)自己先试着说说吧!

  8、(学习第11小节)师:是呀,地球爷爷的手本领真大,难怪它的话刚说完……(接读第11小节)

  9、师总结:小朋友,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去探索,去发现,就一定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课件出示)
四、指导书写

  1、小朋友今天学得很棒,我要把这两个生字桃送给小朋友,想要吗?那就现把生字桃上的两个字写漂亮吧!

  2、出示“玩、球”两个字,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先描一个,描的时候想想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4、学生说说注意点,师范写。

  5、生练写,师巡回指导。(写得好的展示出来并发给生字桃)
五、布置自选作业

  1、师:学了今天的课文,我还给大家布置了几个自选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2、课件出示自选作业:

   ⑴ 课后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这篇课文。

   ⑵ 去图书馆借阅几本有关地球的课外书。

   ⑶ 用笔画一我们的地球爷爷。
【板书设计】

          31、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课后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找准话题,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课文的4~9自然段比较琐碎,教学时容易出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在引题时就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顾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读文(4~9自然段)感悟,学生很快发现从小猴摘桃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有手,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开始学习4~9自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我也显得不那么罗嗦了。

  此外,课堂中小兔对猴伯伯说感谢的话,我用了一个句式:小兔(  )说:“猴伯伯,谢谢您!”让学生多元体验,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什么是“地心引力”,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并结合句式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能让 还能让 。”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感悟,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二、适度拓展,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复习巩固的环节里,我设计了过词语河的游戏,让学生来复习词语。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但如果过分注重对地心引力的讲解会让冲淡语文课的味道而演变成科学课,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上,我采取适度拓展的方法,用短短半分钟的实践做了磁铁靠近回性针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引力,再通过看一幅图来直观感受什么是地心引力,又找了一段很段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没有地心引力会产生什么变化。平时学生对扔上去的东西最后都会落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在地上一样。现在,老师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些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必然是主动、积极的。不需要多余的讲解,直观和形象的诠释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地心引力,也为进一步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课堂的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是生成的。执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课文4~9小节的学习虽然借助了一个话题,但我的牵还显得多了一些,可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己区读懂课文。再如让学生在举出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时,有一位学生讲到了把餐巾纸从窗外扔出去还是会落到地上,这时教师应对学生适当进行讲卫生,不乱扔纸屑的教育。总之,课堂是灵活的,是多彩的, 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处理好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地球爷爷的手》教材简说
    《地球爷爷的手》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地球爷爷的手》快乐练习:同步轻…
    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 ──《地…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片段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地球爷爷的手…
    《地球爷爷的手》简评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实录与评析
    《地球爷爷的手》教材插图
    根不一定都向下生长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对比教学设…
    《地球爷爷的手》快乐练习:写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建议
    《地球爷爷的手》素质教育新学案
    《地球爷爷的手》词语造句
    《地球爷爷的手》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燕苹果落地
    口香糖的发明
    燕苹果落地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年龄
    《地球爷爷的手》电子教材
    “地球”概念的产生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变幻多彩的地球
    给地球爷爷的一封信
    地球,我的母亲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资源
    遇事多问为什么
    只有地球才是我们的家吗?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学习目标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谈谈《棉花姑娘》说课设计
    牛顿清苦的童年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