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张泾中学 浦 健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遵循“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原则,学生先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思想内容,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再在小组里选读、交流、质疑,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最后,朗读文章,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查资料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熟读课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有条件的可以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教师: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 教师指导:概括文段的内容可以用下列形式A.用文段的中心句;B.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子;C.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的中心内容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 明确要点:A、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B、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 三、研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段,反复朗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第五小节,第六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通过找抒情的语段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学生最易掌握,此教学环节不但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而且教会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处? 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巩固拓展 1、讨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练笔:叙述你所知道的邓稼先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表达你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进一步阅读课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邓稼先,杨振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邓稼先》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