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西游记》中主兵器的闪光点以及个别局部思想分析
|
《西游记》是百回本的章回体小说,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中,其思想内容是非常博大,甚至是博杂的。要明了作者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通过《西游记》这个途径走进作者的脑子里,从书中提取分析作者的思想。解析《西游记》,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突破点,比如主要人物,主要兵器,人物分工等,而以上三方面又有错综的联系。下面我就想从这三面开始入手,分析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因学界长期以来对《西游记》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所以本文中笔者用“作者”两字)。 《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当然是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师徒四人。我们先把他们的名字和兵器联系起来。孙悟空的武器名字叫如意金箍棒,猪悟能的是九齿兵耙,沙悟净的是降妖杖。 我们抛去这三般兵器最前面的修饰字样,比如如意金箍棒去掉“如意”、“金”。简明直接的说,孙悟空使用的是棒,或者宽松的说棍,猪悟能使用的是耙,沙悟净使的是杖。猪八戒的耙曾屡次被妖怪认为是耕地用的,沙和尚的杖也不止一次被妖怪嘲讽为“擀面杖”,害的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没少费口舌解释。比如在《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这一回中,孙悟空就把猪八戒的钉耙当做种菜用的。书中说:“行者使棒支住道:‘你这钯可是与高老家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有何好处怕你!’”这里要注意到的是耙和擀面杖在古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在农业社会中,耙是耕地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擀面杖则是妇人居家不可缺少的炊具,一个和农业生产有关,一个和百姓生活有关。从这就可以看出猪八戒和沙和尚两股兵器的共同之处:取材于民间普通的生产生活用具,和百姓息息相关。这两样兵器只要看出这一点共性就可以了,别的并没有什么更深奥之处,不再赘言,需要仔细解释的是孙悟空的棍棒。 在中国的武术上,有几种兵器最为常见,也获得最高的评价:剑、棍、枪、刀。这其中,剑被称为百兵之君,棍被称为百兵之母,枪被称为诸器之王,刀为百兵之胆。而最广泛,最平民化的就属棍。因为棍的制作简单,材料几乎随处可见,所以民间学棍的比较多。而刀剑之类在很多时候不属于贵族而不属于平民,加上一些朝代政府对于武术的禁止,百姓的目光一般就会集中在棍上。《功夫》(孙东艺著,重庆出版社)中有以下两句话:“在诸多兵器中,棍是最平凡、最实惠的武器,却兼具长短兵器的特点,不受任何变化牵制,使得棍在诸多兵器中独领风骚。”“《史记•陈涉世家》中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记载。因为秦始皇怕民间反秦,禁止民间拥有兵器,天下之兵器皆被收起,铸成十二个铜人,陈胜、吴广起义之时,手无寸铁,人们于是砍伐树木,削去枝叶,作为兵器。”这就说明了棍的百姓化。而作者在棍这种平民化的武器镀上了“如意”和“金”两个字,又被孙大圣使用的出神入化,这是作者给百姓化的武器镀上了金,也间接地给平民百姓添了许多光芒,让它们和他们变得不平凡甚至神圣。如果把这兄弟三人的三种兵器放在一起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三种兵器的一大共性:和平民大众紧密相关。金箍棒,钉耙,降魔杖这三古兵器在书中正是平民百姓的一个象征。大众化的棍,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耙和杖,这正是体现了作者对百姓阶层的一种肯定,体现了作者的贵民思想。在原来的教科书上孙悟空大闹天宫被视为是农民被迫反抗的一个象征,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尽管《西游记》中作者把孙悟空这一英雄形象写得太辉煌,但我们去掉外面的镀金会发现,这个英雄着实是来自民间,是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人物集合成的一个代表。 分析这三种兵器,我们还特别应该注意把这三股兵器和这师兄弟三人的具体分工联系起来,还有和这三兄弟名字的联系。 因为孙悟空最为复杂,所以我们且把孙悟空放在最后说,先说猪悟能和沙悟净。钉耙是古时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工具,而猪又是一个典型的家畜形象。不管是钉耙还是猪,都很容易的让人联想到农业。所以作者把钉耙给了一头猪,其寓意正是和农业生活息息相关。沙悟净那里,妖怪经常将他那降魔杖讽刺为“擀面杖”,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擀面杖是妇人所用,妇人又称“内人”,主要处理家务。从在师徒四人的分工看,沙悟净做的主要事情正是四个人中的内务。哪怕在救师父的时候,孙悟空和猪悟能也是嘱咐这个三师弟照顾好马匹行李,那俩人去救师父来。由此看来,在师徒四人中,沙悟净正是一个内人的角色。而在中国古代,男人能把田间地头的事情忙好,这就叫做本事,是“能”,内人将家务整理的井井有条,家中则 “净”,因此猪八戒法名叫猪悟能,沙僧的法号叫沙悟净。作者在名字的摊派上不但依循了佛理,而且注重了生活。至于孙悟空的“空”字,这和猪悟能和沙悟净的名字不同:介于作者在孙悟空身上赋予的任务太多,他的成佛路程正是一个人成长路程的体现,(初见天日后,我们无知,对应花果山的快活生活;步入学堂,对应孙悟空求师,开始“有志于学”;再之后少年轻狂,藐视权威,对应大闹天宫,无所畏惧;终于见识到天外有天,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代价,但在多年的闯荡中练就出看懂社会和人心的火眼金睛,再之后找到终极目标——当然已不是年少时的那个梦想,步入正轨,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似乎已经是“知天命”,最后成佛,达到了佛教的至高点。也达到了儒家的至高点:从心所欲,不逾规。这是不是我们多数人的影子呢?)因此将代表表示佛家的最高境界的一个字给了他。这一点在下文中还会详细分析。 现在说孙悟空的棒。在古时农业生产生活中,有了象征耕地的耙,有了象征内人处理内务的杖,还缺少什么呢?作者添加的是一个家园的守护者,这就是孙悟空。因为棍棒是最百姓化的兵器,所以作者又把武器定格在棍棒上。孙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开始的时候是定海神针,巨大无比,等小的时候能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但遇到妖怪随时能取出来用。这看似无意,其实却有着非常深刻的寓意:如果没有外来的侵犯,我安居乐业。如果遇到外来的威胁,那么我就迎头痛击。这是长久以来潜伏在中国骨子里的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一般绣花针的刺绣活计是安居乐业的时候家里有了一定的底子才从事的工作(当然是女子所做,但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在意男女问题,因为这只是一个象征,另外还要照顾文学想象方面的诸多问题),但如果外侮来了,我们的绣花针马上会变成棒槌,给入侵者以迎头痛击。这和中国历史上一些政府实行的政策有些类似:没有战事的时候是安乐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要定期接受训练,战事一起百姓马上可以放下锄头拿起长枪。在历史上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度和后金的八旗制度都是兵民合一的体制。(当然后金的八旗制度在《西游记》写作之后) 说完了徒弟三人我们顺带的看一下师父。在全书四个主角中,唐三藏是一个家长式的人物,他修炼的时间比三个徒弟都长,但仍是和猪八戒一样犯些让读者恨得咬牙根的错误,使师徒四人经常陷于危难,但遇事还是不听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的劝,除了妇人之仁,有些时候确实是有“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的倚老卖老味道。这是一个大脑已经退化了的上了年纪的家长的形象。 但唐三藏确实是对三个徒儿好,盼着他们成佛,要带他们成佛。只是对于叛逆成性孙悟空,很多时候经常犯下庄子所谓“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错误。笔者认为,在唐三藏与孙悟空的多次矛盾当中,作者强调的问题之一就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的庄子所谓“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矛盾。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比如《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这一回中,孙悟空打死几个毛贼后试图有这么几句对话: 三藏见说出这般恶话,却又心惊道:“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起来?”行者道:“师父,这不是好耍子的勾当,且和你赶早寻宿去。”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 这分明正体现着庄子的这一句经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在唐三藏和孙悟空的冲突中,我们可以找到唐三藏以辈分或恩人取胜的例子。因为辈分,唐三藏就多了层权威,得到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附庸。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现实的依据的。唐三藏控制不了孙大圣,只好把金箍按照观音的吩咐骗大圣带到了自己的头上,在以后的众多因为唐三藏而起的师徒冲突中,唐三藏才得以维持自己的家长地位。而紧箍咒又是一些咒语,就好像絮絮叨叨的话一样。想想叛逆时代的自己,父母的那些絮絮叨叨的话是不是就像紧箍咒一样让我们难受呢?而处在叛逆时代的我们头上的紧箍,又是什么呢?这个金箍,古今可能不同了,可是意义却没有变。另外,从构思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唐三藏的名字和三个徒弟的关系,三藏,三藏,作者不多不少,正好给了他三个徒弟,这三个徒弟不就是他的三座宝藏吗?笔者以为这是作者在小说构思方面的一个小小的技巧。 还是名字方面,在《西游记》中,就体现出了作者对于佛道两家的精通,也体现了佛道的融合。几个主角的名字: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佛教中把“空”作为最高的境界,把一个“空”字给了大圣。而值得深思的是,唐三藏的三个徒弟中,唯独孙悟空的名字不是他本人或者观世音取的,而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菩提老祖取的,菩提老祖是道家中人。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佛家的人用的是道家的名字。或者这正应着孔子的一句话:“教坛纷繁,其理则一。”或者在作者的眼中,佛道本来就是一家。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儒道佛本是一家的思想确实存在过,比如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另外就儒佛而言,宋朝也有很好的例子。 宋代统治阶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运用法家思想,以佛道思想助教化。司马光《解禅偈》六篇,王辟之仿作《解禅偈》六首,就是把儒家思想与佛门说教结合起来了。更有人认为佛儒一道、佛儒一法:“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次非禅宗所谓心无外法者者耶?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此非禅宗所谓默契顿悟者耶?‘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耳。’此非禅宗之扬眉目也。‘朝闻道夕死可矣’,此即禅宗之坐脱立亡也。‘毋固,毋必,毋意,毋我’,其无诸滞碍执着有如此者。‘性与天意,不可得而闻也’,其不假文字言说有如此者。”经过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儒佛无二道,心迹之无二法。(该段内容分别引自《宋儒风采》第一章目录以和第30页,王瑞明著,岳麓书社出版,1997年10月第一版) 有一个章节的标题是“五行山下定心猿”,该章的内容这七个字确实可以概括,在这里就不多讲了。我在这里要分析的是两个字眼:“五行山”和“心猿”。 在数字文化中,“五”是中国古代一个核心数字。其原因在于人类最初的屈指计数,一手5指,“五”成为计数单位,从而被赋予神圣意义,人们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都纳入“五”的范畴自然、人类、社会无不统治于“五”。统治者甚至以“五”为统治社会的基本单位。(该段引自《中国传统文化新编》281页,邓儒伯主编) 从上一段我们可以分析出,作者用五行山(不是五指山)来压住孙大圣的明确用意。 “心猿”一词。佛家说恶从胆起,魔由心生。不管内魔外魔,一切的魔都是起自内心,当时在如来眼中,大圣已经是个魔,加上“心”字,确实奇妙!后来在取经路上还出来一个六耳猕猴假悟空,去找如来佛祖知名真假的时候,在他们还没到之前,如来佛就已经对大众说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斗来。”后来又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烦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查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猕猴也。”与真悟空“同相同音”,这正说明假悟空不是别的,正是孙悟空的心魔所生。 有一点我还不是太明白:在《西游记》中,作者为何不将唐三藏的三个徒弟都写成人呢?单凭畜生作为主角这一点,《西游记》在古代小说史上就可谓一大奇观。当然,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精通佛学,或许是以众生平等的眼光来写的。又或者,作者以凡人的眼光告诫我们:只要向佛,畜生亦可成佛,况于人乎!当然,这一点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西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赏析]《西游记》中主兵器的闪光点以及个别局部思想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Ninja Theory再推《西游记》改编作品 |
下一篇文章: [作文赏析] 读《西游记》有感 杜新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