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参赛班级:重庆外国语学校高2010级5班
参赛时间:2008年11月24日
班主任: 毛晨霞(女)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
2、与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明确生命的价值。
3、教会学生如何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都变得有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如何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生命。
教 法:活动探究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视频、音频、手工剪纸等
人员分工表
总协调: 曾 琦(班长)
策划组: (黄子健等2名同学+主持人) 组长:黄子健
文字组: (林一鸣等5名同学) 组长:李旭桦
表演组: (刘心语等12名同学) 组长:周义雄
后勤组: (张培林等3名同学) 组长:张培林
场务组: (何芳嘉等2名同学) 组长:杨美怡
美工组: (向静雨等3名同学) 组长:向静雨
协调组: (夏银等2名同学) 组长:廖渝琦
联络组: (龙秋雨等3名同学) 组长:王睿航
主持组:彭亚力 陈雪渝 苏楠 孙仲泽[以下简称主(彭)、主(陈)、主(苏)、主(孙)]
(访谈特邀主持:何念)
课堂设计:
班主任(毛老师导入):同学们,自然与社会的生命生生不息,但个体的生命出现却具有偶然。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宣布班会开始。
主(陈):生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生命如此美丽,生如夏花般灿烂,引起我们对她无限的渴望——(立即切入画面:视频《生命如此美丽》,时长56秒,详见视频附件1:生命如此之美.mpg)
背景:展示生命的美好——对生命的渴求——震后轻生现象
主持人彭:有的人,他们因为生命的美好,珍爱生命;有的人,他们因为生活的困境而越发坚强;但有的人,他们却轻而易举地放弃了生命,比如——
投影字幕(黑底白底,形成视觉冲击):继前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后不久,18日早上6时30分,59岁的都江堰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罗桂琼翻出成都某医院外科大楼12楼病房身亡。她是震后在成都接受治疗的伤员中,第一个轻生的人。从目前情况看,汶川震后灾民自杀的人数仍在进一步上升之中……
主(苏):同学们,不仅是劫后余生的汶川人,据报道,自杀已经成为世界上对生命威胁最大的问题之一。在美国,青少年自杀率从1950年以来增长了三倍,有85%的青少年想过自杀;而在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身亡,其中15至34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段。
主(陈):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但是如花的生命似秋叶凋零,针对这些沉痛的现实,同学们,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想请几个同学们对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何芳嘉):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位正处于花季妙龄的少女出了一场车祸,四肢都被截掉了。当然事后她得到了一大笔赔偿金。但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她连享受生活的资本都没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结束了。
生2(张瑞):我认为那些轻生的人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享受生活,实现梦想。他们并不是没哟梦想,儿时他们已经无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试想一下,当你所有的亲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迎接幸福,享受生活,那么你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3(杨美怡):我认为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是不妥当的。生命的意义应该在于奋斗。他们并不是不能实现梦想,而是在遭遇挫折之后,没有尝试着去奋斗就轻易放弃了人生的无数种可能。这个梦想破灭了,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只要在努力一点,在奋斗一下,是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的。可是他们不奋斗,又怎么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呢?
生4(曾琦):刚才故事中的女孩的确非常的可怜,但,我们为什么不想想霍金呢?!她的躯体也被囚禁在了小小的轮椅之中,但他的思想早已挣脱了他的身体,飞出了地球,飞向了浩瀚的宇宙。所以,有时我们生命并不会因为我们身体的残缺而失去色彩,而我们生命的意义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追求幸福、享受生活的层面,它的意义应该是与命运的不断抗争,应该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应该是不屑的奋斗。我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奋斗,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充满了意义。
主(彭):在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当中,有几个被反复提及的词语:“拼搏”、“坚持”、“奋斗”。
主(苏):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了生命的奇迹。而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用自己坚强书写了另一个生命的传奇。请欣赏:
投影显示:(1)奋斗——珍惜生命(上演《生命之舞》)
舞蹈、配乐同时进行如下旁白(见后附件1),至舞蹈结束。
主(彭):珍爱生命,我们的生命之树就有了根,深扎于大地母亲的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活着么?
部分学生应答:不。
主(彭):对,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奋斗吧。今天,我们请到了几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将穿越时空的浩渺,向我们讲述他们的奋斗历程。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投影显示:(2)奋斗——建设生命
环节一:穿越时空——名人的奋斗历程
特邀主持(何):同学们,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来自中外的名人,让他们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首先清楚的这位嘉宾,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她,是著名的世界女子乒乓球冠军。由于身高的限制,她必须比其他人多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最终,她站上了荣誉的巅峰。可就在这个时候,她毅然选择急流勇退,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现在,她已获得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大家知道她是谁吗?
生齐答:邓亚萍。
特邀主持(何):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邓——亚——萍
特邀主持(何):对于亚萍,大家都非常熟悉,也很好奇。所以,我决定把第一次提问的机会交给同学们。有没有同学想对亚萍发问的呢?
生1(李佳蔚):亚萍你好,我想提一个一直困惑在心中的问题,你虽然受到身材限制,但你还是取得了如此骄人成就,我想知道的是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邓亚萍:这位同学也不要这样说。我虽不高,但也比那乒乓球台高吧?
特邀主持(何):亚萍,你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具体的事例呢?
邓亚萍:这里开个玩笑了哈。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想说明,身高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真的是这样的。所以,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付出了多于别人百倍千倍的努力,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取得今天成就的原因吧。
特邀主持(何):那么亚萍,你在事业巅峰选择了急流勇退,进入大学读书。作为一个体育明星,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呢?
邓亚萍; 这个问题曾经也有很多人问过我。大家都说——你看那个邓亚萍,他现在已是奥运冠军啊,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去读大学,从零开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现在还很年轻,我的生命还很漫长,我还有很多价值等待着我区实现。
特邀主持(何):谢谢亚萍。接下来的这位嘉宾呢,同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是黑人民权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解放黑人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他是------
生齐答:马丁·路德·金
特邀主持(何):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马丁·路德·金。
特邀主持(何):Hello,Mr.King.Nice to meet you. Sit down please.
马丁路德金先生,你有一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在其中,你诠释了一个另万千人动容的梦想。我想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激发了你这样伟大的理想呢?
马丁:当我在阿拉巴马州时,我连坐公交车的权利都没有。一次我走进一家白人参观,我差点被店主给轰出来,我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我要为自己的命运抗争,但我热爱我的祖国,所以我要用和平的方式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特邀主持(何):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人生的价值就是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马丁:NO,NO,NO,我想我的抗争是为了全体黑人同胞们。我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抗争即使在我死后也会继续下去。再我看来,人不仅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要为别人活,为自己身边的人活着。人生的价值不知体现在个人,更体现在你辐射、传播、影响到别人身上的价值。
主持人:感谢你与我们分享你对生命的感悟。谢谢。我们都看到,这两位嘉宾都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并都通过积极的奋斗实现了人生的意义。他们辉煌的人生,就像一颗茂盛的树。下面,让我们再次请上亚萍,让两位嘉宾给我们的生命之树贴上树冠。
环节二:走进班级——我们的奋斗之星
特邀主持(何):放眼古今中外,所有名人都是经过了不懈的奋斗才取得了成功。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并不缺少奋斗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选出身边的“奋斗之星”。
生1(徐尔): 我推荐熊谦同学作为我们的奋斗之星。作为我们的班长,她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班委的工作有哪些不足,她自己有哪些地方没做到尽善尽美。夜深人静,当大家都开始休息的时候,她还在修改班委工作计划,已经达到了焚膏继晷、宵衣旰食的境界,有这样为班集体奋斗的精神,奋斗之星当非她莫属。
生2(周佳立):我推荐我们班的张瑞同学。张瑞同学在学习中不畏难而退。对于每个重点、难点,他总是力求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她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所以我推荐张瑞同学为我们班的奋斗之星。
生3(某):我要推荐的是温夏同学,因为我觉得他在各方面都在不懈奋斗。他学习刻苦,热心帮助其他同学;他工作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同时,它也通过自己的奋斗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他也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班级奋斗之星非他莫属。
特邀主持(何):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三位候选人。我念到一位候选人的名字,如果你支持他,就用你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表示赞同。刚才的掌声实在是难分高下,那么我们把奋斗之星同时颁给三个人怎么样?
生齐答:好!
(三位“奋斗之星”上台,班主任颁奖。)
特邀主持(何):下面有请三位“奋斗之星”分享自己的获奖感言。
星1(男):首先感谢大家把奋斗之星的荣誉授给我。其实,奋斗仅仅不局限于生活、运动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在我们的一生中都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奋斗,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奋斗之星,都实现生命的意义。同学们,退让我们把命运捏在手上,为实现生命的意义而奋斗吧。
特邀主持(何):刚才我们的班级“奋斗之星”说得很好。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好好建设它,经营它,用我们最大的努力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投影显示:(3)奋斗——奉献生命
主持(男):生命因奋斗而精彩,奋斗让我们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
主持(女):还记得残奥会上的点火仪式吗?让我么一起回到那感人的一刻吧。
(视频:残奥会感人的点火仪式,时长1分22秒,详见视频附件2:残奥会点火仪式.mpg)
(4)寄语生命
(四名主持依次上台,站定)
主(陈):生命本是一张白纸,正是我们无数人的珍爱、付出和不懈奋斗,成就了她的美丽。现在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在我们的生命之树已经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主(苏):生命是如此地多彩,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还是平凡普通的我们,生命的价值都根植于珍爱,实现于奋斗。让我们将生命的价值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奉献给全人类。
主(彭):下面让我们用真挚的感情和诵诗歌——
四合:《奋斗不息 热爱生命》(内容见后附二)
主(苏):在聆听了同学们对生命的礼赞之后,我们的老师对生命也有一些思考和感想跟大家分享。掌声欢迎毛老师。
班主任(毛):略(详见后附件3)
最后祝愿:(投影显示)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愿我们的生命之树常青。
附件1:《生命之舞》(旁白)
附件2:集体诗朗诵《奋斗不息 热爱生命》
附件3:班主任课内总结
附件4:重庆外国语学校主题班会竞赛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重庆外国语学校
2008年11月2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生命之舞》(旁白)
她,一个花一样的青春少女——重庆外国语学校初2008级11班的何茜茜同学,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被命运残酷地推向了绝境——“白血病”三个沉重的黑字,似乎断送了她永远的幸福。
她跌进了人生的深渊,死神狰狞的笑久久的在耳旁回荡,她一次次被病痛击倒,似乎,上帝已将她忘掉。挣扎,迷茫,彷徨……是缚她的茧,阻碍她再次飞翔。
被上帝忘掉的她在最绝望的时候,同学们关爱的阳光照进了心房。一句句安慰,一声声鼓励,一双双援手,一切无不激励着她坚强的活下去。
在同学们的关爱下,她与病魔抗争着,坚持着——更感人的是,她也不忘回报社会,在汶川大地震后,她毫不犹豫地从同学们给自己的捐款中抽出了一部分钱捐给了灾区。
而今,虽然她的病情仍在恶化,然而她却仍然坚强地活着,并且在最近的一两周内,将在北京接受骨髓移植手术。
何茜茜,好样的!在这里我们衷心祝福你早日康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2:集体诗朗诵《奋斗不息 热爱生命》
肯定会有一段日子
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奋斗不息,热爱生命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道道血痕
但我依然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野小径 正是经历了这条小路 我才认识了如此艰辛而美丽的人生
我要用磨砺做砝码 以苦难做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奋斗不息,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3:班主任课内总结
同学们,自然与社会的生命生生不息,但个体生命的出现却存在偶然,当我们“偶然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后,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中学生探讨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生命的意义”。现在我们的班会正式开始,让我把这个舞台交给同学们。有请主持人!
班主任:同学们,我们今天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实际上也就是对我们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我很高兴同学们象哲学家一样地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其实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个生命的个体对于整个宇宙来讲是渺小的,一个生命体的存亡对于宇宙的存亡,也许不起任何作用,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充实而富有价值。
法国哲学家卢梭——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英国诗人惠特曼——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
我们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
的确,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那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如奔腾不息的河流,在山谷中顽强地生存,在平原里不停地壮大,在所有有利与不利的条件下坚强而执著地流淌。同学们,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当我们回首 往事时,我们为 曾经不懈奋斗而骄傲;当我们 回首 往事时,我们为自己高贵的生命而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4:重庆外国语学校主题班会竞赛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评审委员会组长:沈嘉
评审委员会副组长:朱莉、唐东、杨健、万勇
评审委员会组员:沈嘉、朱莉、唐东、杨健、万勇、肖志农、王君、李张莉、童朝阳、邓斌、戴鸣、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