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M >> 满井游记 >> 正文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贵州省福泉市实验学校 吴洪品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精妙之处。

  2、研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课文中运用白描、比喻和拟人手法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4、学习描写春景,练习写作。


【教学重点】

  1、感受文中描绘的优美的春天景色,再现课文图景。

  2、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文中所流露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CAI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绘写春天的诗词曲赋,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


二、导入新课

  1、谈话:(从本单元的课文学习说起)同学们,我国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一起踏青去,走进春的世界,花的海洋。

  2、播放视频录像资料,学生欣赏春景,创设情境。

    在众多的绘春描春作品中,清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不能不读的。

  3、出示课题:满井游记(板书)


三、深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初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满井早春图,同时也知道了作者是一位无意于政治进取的小官,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游览观光,寄情山水。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又将随作者细腻而又富有诗情画的笔调,去领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那份圆润丰满的自在自得。现在请同学齐读课文,在大脑中再现美丽的春景面。并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景?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读后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绘此面的相关句子。(教师播放图片)

  4、师: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分)水──山──柳──麦──人──鸟──鱼(点)

  5、学生自说个人所喜欢的句段,说明喜欢的理由,并展开想象口头描绘面。

  6、师:作者这样写是抓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的,这属于对点的描写,(板书:分)除了分写,作者还进行了总体的描绘,即是对面的描写。文中哪一句是对景物的总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扳书:总:满井全景)(面)

  7、体会课文第一段的妙处。

    师:课文在写出游之前,却从不能出游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中先写不能也游的苦恼,表现在城中余寒犹历的气候上,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为下文写出游喜悦的心情作了一个很好的铺陈,形成了较好的对比,这实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板书:城中余寒──欲扬先抑)


四、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要在文中表达什么感情?在文中何处可以足见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文句?

  2、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明确并引导体会,出示幻灯片。板书: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明确: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人生哲理。(联系作者的意趣和生平来理解。)

  3、出示语段:“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理解其内涵。
    师:同学们,作者在文未点明寄情于山水的意趣,用以收束了全文,那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4、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此句表明自己和庸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以那些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鸟鱼都成了他的知已。这可是一种物人交融,人和物的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1、体会文中白描手法:

   ⑴ 出示有关白描手法的句子,让学生回顾白描手法。并引出白描手法这一写法在文中的运用。

   ⑵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白描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加以品味。

    明确:这种写法能使所写景物鲜明如,笔法简练。

  2、体会比喻和拟人修辞在文中的运用:

   ⑴ 问:文中那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请在文中找出来。

   ⑵ 学生交流讨论找出句子,引导学生加以赏析。

  3、播放散文《春》的视频录像。学生观看欣赏,感爱春天。

  4、小结本课:

    此文属于一篇绘写春景的优美散文,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白描、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在章法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结构上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内容上物我交融,人和物相映成趣。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六、拓展延伸

  1、学生小组展示有关写春的诗句,教师展示补充,引导学生积累。

  2、学生练笔写春,进行交流讨论。(出示幻灯片要求)


七、作业

  绘春景。

  情景要求:假设你此次与袁宏道结伴同行,一同来到满井,你将看到些什么?你又会写下些什么呢?请你以绘画形式把下来。
  【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满井游记,袁宏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满井游记》研讨与练习说明
    《满井游记》写作特点
    《满井游记》写作特色
    《满井游记》写作借鉴
    《满井游记》课文题解
    《满井游记》课文翻译
    四步赏景法──由《满井游记》说开去
    《满井游记》疑难解析
    袁宏道介绍
    游满井记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三峡
    《满井游记》电子教材
    《满井游记》整体把握
    《满井游记》字词活用
    《满井游记》教学建议
    《满井游记》学法指导
    《满井游记》有关资料
    《满井游记》参考图片
    《满井游记》鉴赏
    一个归隐者的自白
    三袁与“公安派”
    《满井游记》中心思想
    《满井游记》结构分析
    《满井游记》问题研究
    《满井游记》问题探究
    《满井游记》素质教育新学案
    《满井游记》课文背景知识
    《满井游记》生字注音
    《满井游记》形似字辨析
    《满井游记》多音字辨析
    《满井游记》解词
    公安派简介
    《满井游记》多义词辨析
    《满井游记》文言知识
    虎丘记
    钱塘湖春行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满井游记》习题精选
    《满井游记》优化测控
    《满井游记》同步达纲练习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同步轻松练习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后记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杂谈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即兴一例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从…
    我教《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教学反思
    同课研读 异构呈彩──我的《满井游…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