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乡愁》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基本上再现了诗人乡愁的各种神态表情。有人说,诗言志。这话概括得不全面。诗有言志的,也有不言志的,甚至还有颓废的。我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反悔。“愤怒出诗人”,忧愁、快乐同样出诗人。但是,情绪不是诗,重要的是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形象,或叫做意象。如果没有形象作依托,那就没有诗意了,也就失掉艺术感染力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余光中的诗改写一下,删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换成平实的语言,你再读一下,感觉如何?

(学生们动笔改写,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改写的:

乡愁(改写)

小时候

我在外地读书,真想家啊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我在异地谋生,真想她啊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母亲去世了,我赶回来祭母奠土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我常常站在海边,隔海遥望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品评原诗和改写的诗。

生:改后的诗,比原诗直白、唆,没有想象的空间了。

师:看来,好诗一定要有意象。那么随便安一个意象可以吗?请同学们在原诗上实践一下。

生:换成“残月”还勉强,如果换成“玫瑰花”之类的就不伦不类了。意象要选得贴切、形象。

师:讲得非常好。总结一下,一首好的诗至少要具备啊些基本条件?

1:要有真挚的情感。

2:要有鲜明的意象。

3:要有优美的韵律。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对。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美”,即情感美、意象美、音韵美。那么这两首《乡愁》诗,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1:我喜欢余光中的。余先生选择四个典型的意象载情,更有诗味,他表达了诗人渐次凝重的感情,思念之情逐渐达到高潮,展现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2:我喜欢席慕蓉的。诗人借哀怨悠长的笛声抒发了对故乡绵绵不断的情思,借“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喻自己永不老去的思乡情结,离别时间 愈长,思乡的情感之树愈茂。

3:我喜欢余诗的结构美。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又富于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4:我觉得余诗的语言更有特色,就像李白的《静夜思》,语言朴实,特别生活化,然而经过诗人的精心安排妙用叠词和数量词,便形成了一种富有磁性的语言,你读它不能不被它所打动。

师:四位同学都有独到的见解。关于这两首诗的研究,我感觉同学们还余兴未消,课后还可以继续探讨。下课!

专家观点阐释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师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做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呢?

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阅读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侧重谈一下本堂课中用到的美读。美读,即欣赏性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的方法,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如前文提到的点评活动,师生互动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就是美读的实践,就是寻找作者创作时的那份冲动,即用优美的节奏反复咏叹,再现“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的悠长的思乡之情。

组织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和“问”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才有学问一词

“问”既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我在让学生积极思考我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提出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设计之外的见解。

讲《乡愁》一课也是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有 浅,有难有易。在讨论中,一名学生提出“台湾和大陆只有一海之隔,为什么不常回来看看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于是组织同学们发言,学生利用从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从网上获取的材料,纵谈台湾的“来龙去泳”。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这一小插曲也水到渠成地交代了《乡愁》一课的时代背景。当然,这也是我有意避开那种千篇一律开头讲背景的套路,把这一问题巧妙地抛给学生的一个教学机智。

组织和引导学生感受美点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尤其是文学的骄子——诗歌,可谓“美”的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在所教的语文中牵线搭,帮助学生寻找和挖掘出“美点”来,使学生内心为之一颤——啊,真美呀!

我在处理、分析《乡愁》这两首诗时,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感受美点:其一,给诗配画。前面说过,学生认为用海峡两岸山水的自然之美反衬诗人心中的凄美;用夸张的说法描写面老人驼背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形象地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陷藏多年的企盼;人物给了一个背影,正 是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白,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验作品,虽然他们的表演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毕竟是有了一个体验的过程。其二,改写诗歌。这是我的一个大胆创意。我觉得让学生说不如让学生做来得感觉深。于是突有奇想,让学生动笔改动原诗,然后让学生品味原诗和改写的诗。学生通过比较鉴赏,很快就把握了诗歌的创作规律。诗歌一般以含蓄为美,而含蓄美就离不开意象之美。什么是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之“意”(情意)的“象”(具体形象)。余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载情的意象,以时空的隔离麦收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的着色,那色彩更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其三,两诗作比。两诗比较,美点各有千秋:有喜欢余诗的意象之美,有喜欢席诗的意境之美;有喜欢余诗的朴素之美,有喜欢席诗的典雅之美;有喜欢余诗的回环之美,有喜欢席诗的缠绵之美……真可谓美点多多,美不胜收。

以上结合《乡愁》一课的实录,谈了自己对《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一点拙见。我深深地呼吸着《语文课和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的“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清新空气,张开肺叶,以饱满的激情拥抱着语文教改的春天。我希望能成为大树,但同时也满足于成为一片小小的绿叶。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论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乡愁》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