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谈中国诗》教学实录

香菱学诗》教学实录与思考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一个片段,我想,我们需要通过教学解决三个问题,以达到三个基本目的。第一,理解香菱学诗能成功的原因,获得学习上有益的启发;第二,理解对香菱学诗过程传神的描写,获得艺术上醉人的熏陶;第三,理解香菱形象的特点,获得阅读《红楼梦》的一点方法和趣味。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的教学便分成了三个基本环节。下面依次叙之。
  一、成功原因
  〔实录〕
  为了深入探究原因,我先给学生8分钟的阅读时间,要求他们围绕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圈点文本关键句,并进行概括。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时间到,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先表达自己观点?
  生1:她有一个好的引路人,林黛玉。
  师:你说得很好(板书:有好的引路人——林黛玉),文本什么地方交代的最清楚,读给大家听听。
  生1: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师:同学们继续。
  生2:她有好的资质,文中有黛玉说的句子: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师:(板书:有好的资质——极聪明伶俐)说得很完整,哪位同学继续说。
  生3:她有勤奋忘我的态度。
  师:表现在什么地方?文本依据呢?
  生3:文中的描写很多,我举一个例子,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师:小说中有没有概括性交代?
  生3:有,在结尾处,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师:很好(板书:有勤奋忘我的态度——苦志学诗,精血诚聚),还有没有?
  生沉默良久。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
  生4:文中除了写黛玉教香菱写诗外,其他人也教了她,有好的学诗环境。
  师:你太有才了(板书:有好的学诗环境——),能否说说是什么环境?
  生4:大观园。
  师:大观园是学诗的好环境吗?大观园有诗的美,但更多的是污垢,谁能换个词表达?
  生5:潇湘馆。
  师:能不能再换一个?或许更恰当一点?
  生6:诗社。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6: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文章在《红楼梦》中的原回目是什么?
  生沉默。
  师:(板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回目中有个词点明了香菱有个好的学诗环境,是——
  生齐:雅集。
  师:(板书——雅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香菱学诗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教师引领学生看板书):
  有好的引路人——林黛玉
  有好的资质——极聪明伶俐
  有好的学诗环境——雅集
  有勤奋忘我的态度——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师:无论什么事情,其结果的产生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香菱学诗成功的结果也不例外,大家能将四点归结为两点吗?
  生(部分):客观和主观。
  师:甚好,也就是说,香菱有学诗的智力、环境和指导者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上的努力,她方才成功。这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生(七嘴八舌):我们有更好的客观条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主观努力……
  师:我也有启发,就是向黛玉学习,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生笑)
  〔思考〕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有几点需要指出。首先是对大观园说的引导,学生能说出学诗环境是很不简单的,但用大观园来概括有失恰当,抓住这个时机,步步引导,最后得出雅集这个结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相机诱导。第二,本节课的板书完全背离了课前的设计(课前设计的板书全用黛玉指点学诗迷津等类似主谓结构的短语),从第一个学生用……”的句式开始,后面的同学全用了类似的句式表达,本着教学是生成的原则,我采用了学生的表达。第三,对香菱学诗成功的四个原因进行主客观归类,一是启发学生认识到好的客观基础需要加倍的主观努力,二是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事物结果的产生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帮助他们提升思考的层次。
  二、传神描写
  〔实录〕
  师:香菱学诗成功的四个原因,哪个最重要?
  生齐:第四个。
  师:(指着板书)齐读。
  生齐读:有勤奋忘我的态度——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圈点描写香菱勤奋忘我学诗的句子,并做一点评析,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5分钟阅读)
  师:谁先说?
  生7:我觉得作者把香菱学诗的过程写活了,写得很传神。
  师:举例,做点分析,怎么传神?
  生7:比如写香菱第二次写诗的时候,写她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默默表明她在一边走路一边思考,此时她完全沉浸在写诗的情景之中,越性连房也不入则说明她是全身心的投入。这整段话写得都非常传神。
  师:这一段确实写得非常好,有同学能做点整体分析吗?
  生7:这段话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在一起,表现香菱学诗的痴迷。
  师:概括得很准确,能否具体一点,正面怎样写,侧面怎样写?
  生7:正面写香菱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她的痴迷,侧面通过宝钗、宝玉等的对话表现她的痴迷,比如通过宝钗的话我们知道香菱学诗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
  师:(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这部分中有一处写香菱神态的句子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写得非常传神,谁能分析一下?
  生8:皱眉是苦思的表现,此时她或许正在推敲词句。含笑说明她思考有了结果,或许是有了好句子,因而感到满意。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现在,我们将圈下来的句子全朗读一遍,回家后我们再慢慢琢磨他们的精妙之处。
  生9:朗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只得随他去了。
  生10:朗读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一面作了一首。
  生11:朗读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叫他醒一醒才好。
  生12:朗读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师:作者将香菱学诗的过程写得如此传神,如此美妙,我们一定要细细琢磨,课下一定不要忘记。
  〔思考〕
  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引领学生细细琢磨文本,揣摩字词句篇的佳妙之处。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们虽然已经引导学生关注了文本关键句,但那是为概括和提炼的关注,思维的指向是集中。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键句,目的是揣摩和分析,思维的指向是发散。如果说前一个环节是从文本中来,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到文本中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香菱读诗和三次写诗过程中的神态、动作进行琢磨,就香菱学诗过程中相关人物的表现进行分析,认识作者如何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传香菱学诗之神,从而让学生感受细节艺术的魅力,接受《红楼梦》醉人艺术的熏陶,达到间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的兴趣。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对此分析不能全面完整,只能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论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谈中国诗》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