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相失万重云--周汝昌说杜甫《孤雁》

周汝昌何许人也?余孤陋寡闻,竟不知矣。昨去书店,直奔“古诗词”柜台,挑三拣四,囫囵吞枣,遂寻到此本看上去颇为豪爽大气之书《千秋一寸心》,读之,为之悦。取银子买为已有。
周老先生年1918年生.头发花白。行文洋洋洒洒,风趣幽默。本来生涩的诗文经他诠释,变的生动有趣。现摘一首说杜甫〈孤雁〉,与朋友共享之。
原文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
望尽尤似见,哀多如更闻。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先生讲评:
 
诗圣因见空中有一孤雁,感触良多。遂写下这首五律。杜老的五律数量最大,举不胜举,即就“咏物”一类而言,这首也未必为选家常取。然而我觉这首五言八句,最能令千载以下读者想见其为人,为之感动,为之痛惜,为之崇敬,为之向往。
 
在杜老笔下,写雁全不在皮毛“形象”上轻下一字,而只是一派空际传神。这孤雁不饮不食,只是飞鸣不已,而苦念其群侣。
 
孤雁之孤,不但飞禽中无有见怜着,即在大地之上,号称“感情动物”的人群之中,也难得有谁对它给以注视与同情。颔联全发此叹,而笔法上则是“流水对”,即本是一句较长的语句,而在诗的形式上分为两句表达,并且能构成工致的对仗句法。一片影,万重云,相为比照,令人无限凄惶,回肠荡气。而一“怜”字,始入诗人自身;一“失”字,复由己身推向孤雁,展转推求了去,这才铸成了这动人肺腑的十字两句一联。
 
然而,精彩尤不在此。下面颈联,又出警策。诗人为此孤雁,伫立痴望,极目追寻其一片远影,至于渐没渐杳,终于了不可复见-----谁想在诗人的感觉上,却是还像能见其片影一般,并未全灭。而其声之哀,亦早随影没,不可复闻-----但在诗人的感觉上,则又如同还是耳边尚有余音!
 
何以如此,诗人解曰:只因孤雁之哀深,之情重,使我如此也。是否?是否?自然是不差的。但在吾人千载下读来时,则不独孤雁之哀深,之情重,实亦诗人之哀更深,情更重。的的确确,杜老的一副仁人的肺肠,崇高伟大精神境界,偶缘孤雁入目萦怀,不禁彻底倾倒而令世人痛感其所以供认为诗圣者,圣在何处也。
 
结束,更引人深入一层更大的叹慨:孤雁之孤,已是极度可怜,然而若无群鸦乱噪,犹未尽显其高洁超尘之品格。“无意绪”者何?非谓鸦之“情绪不佳”,乃是杜老狠批它们的“好没意思”,“真是乏味,俗不可耐!”
 
野鸭群噪,所为何事?八成儿是为争槽夺食。鸦虽不孤,何其鄙且卑哉!“纷纷”二字,慨叹万千!
 
李义山有一首七绝,写道是: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层楼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其感慨亦极深切,然而若与杜比,风致加多,而微欠深挚厚重,固不同矣。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孤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相失万重云--周汝昌说杜甫《孤雁》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